万壑争流,千岩竞秀。在2024的岁末回望,“佛山之心”风景独树一帜。
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现场,数以百计的机械臂错落林立,让人难抑畅想高铁入城的壮丽图景;“集转国”的用地改革,让建设用地“小块并大块”,禅城特色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为一个更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崛起夯实了基础;“亿元村”总量持续增加,四镇街朝着“千亿”冲刺,展现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牵头成立“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文化双创屡结硕果,城市中心彰显出不凡气质……
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打造全国地级市中心城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样板,是禅城必须要答好的一道时代命题。在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里,禅城以更新的打法、更快的落实、更实的成效取得了亮眼成绩。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在即将来临的2025年,禅城仍将紧紧围绕省委“五个大抓”的工作任务,彰显“佛山之心”的气魄,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全力以赴推动禅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佛山实践中勇当尖兵。
干出新亮点
“三个突破”争当建设标兵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2024这一年,禅城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而是优中更优地加油干。一系列工作的新亮点、新成绩,便来自全区上下“早出工、多下田、干累活”的艰苦实践之中。
在禅城迈向城市中心的进阶之路上,对于如何突破既有桎梏取得新发展空间、在与时间比赛的紧迫中跑出身位,如何有的放矢取得建树,禅城这一年的关键词是“三个突破”。
突破之一是打法更新。
辖区面积小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谋求发展空间,无异于“核上雕花”。但禅城以新的打法做到了。
针对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禅城创新农村土地开发模式,创造性提出“征收+收储+统租”“集转国+居改工”土地整备模式,推动各类用地“集点成面”。又如,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村+村”“村+商圈”等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百千万工程”聚富金、“乡村CEO”等多项创新性做法获各方关注。为提高帮扶协作质效,成立茂南·罗定(禅城)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全市首个三地共建的“反向飞地”,今年共协助茂南、罗定引进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超45亿元。
一个个“首创”“第一”,体现了禅城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积极开辟新道路,以新方法谋新发展的积极进取。
突破之二是落实更快。
不日新者必日退。全省各地都在热火朝天推进“百千万工程”,意味着禅城要加紧在与时间赛跑中拼出身位。为此,“禅城铁军”可谓日夜兼程,开足马力。
广湛高铁仅用60天时间,就完成了祖庙街道敦厚村142亩用地的征收工作。场地施工不停歇,服务保障不打烊,禅城正尽全力服务好、保障好这项宏伟工程,因为这关乎“高铁进城”的理想蓝图能否如期变成现实。
这股劲头在项目建设上同样炽热。截至目前,全区14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1.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8.5%,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27个项目上榜市重点项目建设红榜,上榜率42%,五区排名第一。
突破之三是成效更实。
一系列数据体现了禅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2024上半年,禅城GDP增速全市第一、增长4.1%,三季度GDP增速全市第二、增长3.6%,连续多个季度名列佛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前列。禅城今年在全国地级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8名、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20名。
三个街道全部入选“2024活力街道全国50强”,南庄镇位列“2024年镇域经济500强”第87名。22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典型村占比达42%;全区农村集体经济“亿元村”31个,占全市的39%。
区镇村同兴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千帆竞发春潮动,百舸争流日日新。
上述区、镇(街道)、村取得的成绩,正体现了禅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子对,“百舸争流”的势头好。
“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落子,在于县。作为区县级行政单位,禅城的县域发展关键却在“都市”。
对照省委“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目标,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扛起“再造一个新佛山”的使命担当。禅城作为中心城区,亦自然扛起了“中心之责”。
禅城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心区位优势、产业先发优势、资源要素优势、干部队伍优势。这些优势都聚焦在“都市”两个字上。
于是,整个2024年,禅城的交通建设更为通达;禅城特色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以金融保险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蓬勃向上;探索成立“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激发商业消费潜能;围绕“文之盛”,佛山古镇与美陶湾两大文化发展重地频频出圈……禅城的城市功能实现整体跃升,城市软实力迈上新台阶。
向城市中心跨越,是禅城身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独特发展路径。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过去一年禅城的发展定位和特色愈发明确。放眼未来,打造佛山城市中心,仍非禅城莫属。
在全省,乡镇是连接着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在禅城,镇(街道)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南庄是经济强镇,石湾、张槎、祖庙是活力街道。发展都市工业、推进城乡融合、塑造城市格调、增进群众福祉,这些重要使命都落在四个镇(街道)的肩膀上。
这一年,南庄镇在坚持制造业当家立镇的同时,还大力开辟文商旅和演艺经济新赛道;借助禅西中心化机遇,率先全域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以“城镇、乡村、园区、水岸”四个维度打造“城心水乡、全域绿美”的生态南庄,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这一年,石湾镇街道聚焦“强党建”,深化“书记破百题”行动,在基层汇聚澎湃动能;聚焦“冲千亿”,壮大时尚消费、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聚焦“提品质”,紧抓绿美生态建设,坚持文化赋能城市更新;聚焦“抓改革”大抓典型培育,大抓“国集联动”。
这一年,张槎街道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打造“中试产业城 科创总部湾”;大力发展沿链经济,1—11月25个超亿元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20亿元;大力创新土地整备模式,累计整备集体建设用地541亩;大力推动协同发展,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产业园区、商业园区达成合作,推动多维发展;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一山一河五馆八园”从宏伟蓝图真正变成生动实景。
这一年,祖庙街道引入亿元以上项目27个,投资总额81亿元,多个总部、平台项目集聚落户,首店首发发展迅速;广湛高铁佛山站已动工建设,广湛高铁未来城规划同步发布;佛山古镇建设焕新出彩,文商旅融合成果显著。
实施“百千万工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禅城坐拥39条“亿元村”,乡村振兴发展起点高,今年更是百尺竿头,涌现出许多新亮点。例如:南庄紫南村运用“乡村CEO”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石湾番村创新探索“村办演唱会”激活文旅发展,张槎海口村主动推进“集转国+居改工”支持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祖庙敦厚村以职业经理人试点为抓手,盘活集体经济。
区、镇(街道)、村共同发展兴旺,让禅城打造全国地级市中心城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样板的雄心壮志底气十足。
盯关键重点
打造成色更足的“佛山之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任接着一任抓、久久为功,才能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奋斗目标。
紧跟省委提出的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禅城在明确自身“城市中心”的发展定位基础上,提出了来年的工作重点。
要在大抓体制机制改革上出实招见实效。禅城提出,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文化赋能”机制、片区组团发展、典型镇村培育机制、全产业链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有效破解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
要在大抓产业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禅城提出,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片区、区域合作共赢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
要在大抓城乡风貌品质提升上出实招见实效。禅城提出,立起禅城“城市中心”品质格调,为佛山工业大市培育“城市美学”立起核心担当,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营造“多维结合”生态空间,以环境更美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要在大抓公共服务提质上出实招见实效。禅城提出,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朝夕美好”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拓宽“家门口就业服务圈”覆盖范围,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要在大抓社会参与上出实招见实效。禅城提出,凝聚社会参与强大合力,担起对口帮扶政治责任,充分用好各方面力量,加快形成政、企、群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五大方面紧盯关键重点,朝向2025年,禅城正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让“佛山之心”的建设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