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举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南海融媒 时间:2024-08-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30日,“佛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介绍佛山以“绿色智造”赋能低碳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密切相关,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近三年来,我市建筑业稳扎稳打,建筑业总产值以年增近百亿的速度连年攀升,2023年更是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4.49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四。当前,佛山拥有施工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建筑施工企业1500多家,14家建筑业企业入选广东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83家建筑业企业产值超亿元,250多家优质建筑业企业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成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大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两绿一配一智造”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建筑业发展新动能,先后获评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等3个部级试点城市称号,正式从“建筑大市”迈向“建筑强市”。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曾阳春介绍,佛山市“两绿一配一智造”工作主要有四方面亮点。一是绿色建材广泛应用,催生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二是绿色建筑稳步发展,打造高品质建筑、高品质生活;三是装配式建筑持续推广,建筑业新旧动能加速转化;四是科技赋能蝶变升级,激活智能建造新“引擎”。
  佛山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如何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曾阳春给出了回答,他认为在理念上,要深刻领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过去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的旧“三高”模式,向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等方向转变;在体系上,要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制度上,要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为房地产转型发展夯实制度基础;在要素配置上,要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按照实际情况编制好住房发展规划。
  纵深推进“两绿一配一智造”工作,离不开部门协同、携手共进。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劳世泽介绍,未来会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衔接。同时,在土地划拨、出让阶段,落实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必要附件,对绿色建筑有要求的项目,在规划条件中明确该项目应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另外,市自然资源局加强了建设工程方案协同审查,在规划许可阶段通过佛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次征询”环节同步征询住建意见。
  “佛山是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在目前阶段,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纳入财政部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名单的城市。”市财政局科长褚立军说到。  
  在试点和扩大实施范围期间,市财政局在强化政策引领、建设采购平台、实施批量集中采购方面持续加劲加力。率先制定《关于招标采购政策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项目的建材产品在《佛山市绿色建材目录》中采购,带动试点项目和绿色建材深度“对接”。推出全国首个上线运行的绿色建材采购平台——佛山市绿色建材电子商城,与市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平台互联共通,统一展示商品信息和供应商信息。鼓励试点项目绿色建材集中带量采购,至今已开展4次带量采购,平均成本降低10%。
  接下来,佛山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数字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以及建筑工业化技术在项目的示范应用,按照“政策有实效、科技有实用、试点有实景、产业有实体、企业有实力”的工作导向,利用佛山建材优势,持续扩大绿色建材目录范围,方便市民在装修时选用质优、环保、节能、健康的家装建材。同时,通过建造方式转型提升房屋品质,增加市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努力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高品质好建筑、好房子,以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建筑业新篇章。

  文/南海融媒记者 严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