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

来源:佛山新闻发布厅 时间:2024-01-25

  佛山木雕

 

  

  佛山木雕是广东两大派木雕工艺之一(潮州木雕和佛山木雕),属广派木雕,佛山木雕分为实用装饰木雕与欣赏陈设品两大类,以实用装饰木雕最具特色。雕刻工艺有镂空、线刻、薄雕、浮雕、高浮雕、多层次高浮雕等。木雕艺人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用途、不同的质料和不同的装饰要求创作出来。  

  实用装饰木雕主要用于屋宇、寺庙、祠堂门檐下的花板;茶楼、商店装饰门面;富宅和居民大屋正门檐下花板;祠堂庙宇首进门檐下两边横梁;一般民居屋宇的头门、脚门、屏门、窗门、藻井;神案、神楼、锣鼓柜等装饰雕刻;嫁妆用的大床、柜子,花座、桌椅等的装饰雕刻。欣赏陈设品主要是木雕花画艺术品,如宫灯、神像.匾额、彩门、屏风等。题材包括花果、吉祥图案、如意文字、书法、神像等。  

  广派木雕工艺源远流长。清代中晚期,佛山木雕业相当繁盛,较著名的木雕店号有承龙街的广华、成利、汾阳大街的聚利,还有恒吉、三友堂、泰隆合成等。清光绪年间,广州、佛山、三水的许、何、赵氏三人合伙经营木雕业,时称“三友堂”,是清末时期广派木雕的杰出代表,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己有“雕花行”、“牌匾业”约十余家。清咸丰初年,建立了木雕同业公会,名为兴华堂。入行会的有黄广华、杨胜合、简彩华等十二家。清光绪初年,木雕工人组织了行会,会名为合成堂。据清末宣统二年二月十三日参加全行业纪念鲁班祖师“祃聚”(行会的聚会)宴会的统计,当时佛山全行业尚有木雕艺人148人。至1936年2月13日最后一次“祃聚”统计,全行业包括学徒在内仅有30人。目前,唯一木雕艺人何耀辉亦年近60岁,佛山木雕工艺已到了极度濒危的程度。  

  

  八音锣鼓柜

 

 

  八音锣鼓柜是一种汉族器乐,属于八音锣鼓的一种。八音锣鼓有演奏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演奏三种形式,明末清初由西秦戏清唱班演化而来,广泛流传于广东省粤语地区,遍布佛山全市。 

  吹打乐是民间神诞、赛会、喜丧、斋醮以及官府公务活动等所演奏的喜庆乐和礼仪乐;唱八音是由八音艺人边演奏、边演唱成套戏曲;锣鼓柜是用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演奏成套戏曲,因必备一座装饰华丽、状如有檐无盖的长方形亭子来放置打击乐器的木柜,故而得名。吹打乐、锣鼓柜是广东音乐的前身,唱八音是粤曲的鼻祖。建国前,八音锣鼓活动遍布佛山全市。 

  八音锣鼓在佛山曾有兴盛的历史。明·正德八年(1513)《重修庆真堂记》载:“自前元以来,三月三日恭遇帝诞(指佛山祖庙的北帝诞),本庙奉醮宴贺……笙歌喧阒。”清·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之六第四页载:“三月三日,北帝神诞。乡人士赴灵应祠肃拜,各坊结彩演剧,曰三重会,鼓吹数十部,喧腾百余里。”可见,自元朝以来,佛山镇已盛行神诞演奏吹打乐。陈卓莹在《试探广东曲艺源流》一文说:八音班(指唱八音)“发展到(20世纪)一十年代末最为鼎盛,它们以佛山镇为据点,最多时达30个班子,巡回演出于各县城镇。”佛山乐行会馆设在福贤路协天胜里。 

  吹打乐、唱八音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基本上沉寂,锣鼓柜则时有活动。近十多年来,尤以顺德最为活跃。顺德的锣鼓柜,兼有八音锣鼓三种功能,以杏坛镇、均安镇为著名。光绪年间,曾在杏坛昌教村举行锣鼓柜技艺比赛。20世纪20年代,杏坛高赞的“鸣盛桐台”在本县大良、陈村等城镇和远赴广西表演,备受赞扬。1935年,杏坛麦村的“太平别墅”、“翕绎同源”应邀赴香港,参加了英皇银禧大典巡游。“翕绎同源”曾到小榄、黄埔、广州等地演出。杏坛镇保存了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锣鼓木柜7个,有9支队伍恢复了活动。 

  2007年3月27日,顺德4个锣鼓柜与“福祥大鼓”,应邀参加“鼓动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500天鼓乐庆典晚会”,首都观众反映强烈。 

  

  行通济

 

 

  “行通济”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300多年,是佛山市民广泛参与的传统民俗。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现在元宵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佛山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明代以前是东平河支流),水路可通四乡,陆路可达邻村,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为佛山重要的交通、商贸要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广为流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俗语。 

    习俗:不抛生菜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生菜,因和“生财”谐音,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生菜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也是佛山人行通济时必备的一样东西。在行通济之前,佛山人往往把两小棵生菜捆在一起,在中间插上3炷香,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够生活和美、富贵安逸。 

  70年代后,一些商贩售卖风车及生菜,人们行通济时买个风车或买几棵生菜带回家,取“顺利”、“生财”之意。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因此人们不会把“财”白白丢掉的。佛山自古就有闹元宵的习俗,当时,通济桥两侧分别有间观音庙和通运社,生菜是作为祭品敬奉观音或社公的(一般祭品都用生菜比喻生财、葱比喻聪明、慈菇比喻生男孩),这是部分善男信女的行为,而不是行通济需要。拜过观音、社公,生菜等祭品有人留下继续供奉,也有人带回家里,名曰“引财归家”,而不能随意抛弃。 

  现在,古老习俗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如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不但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周围地区的群众和来佛山工作的外地人员加入了“行通济”活动。这种自发的民俗活动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增强民众对佛山的认知感和认同感。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官窑生菜会

 

 

  南海狮山镇官窑,有着1100多年历史,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古时素称为南粤辗转中原的中枢,享有“百粤通衢”的美誉。官窑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最为突出的是延绵400多年的生菜会。 

  每年正月二十六日为观音开库之日,信众赶往观音庙借库或还库,有人吃生菜包的习俗,以求子孙、求发财,逐渐便形成了生菜会的习俗。 

  善男信女进香后,到庙后空地买生菜、吃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当时吃生菜包必须席地而坐,炒几样风味小菜。用生菜包着吃,每样小菜都有吉利寓意。当时吃生菜包还有讲究,必须席地而坐,生菜包的风味独特,吃法是:洗净生菜,剥成一片片菜叶,炒几样风味小菜。每菜都有个吉利寓意,如酸菜炒蚬肉,寓意为子孙显达;茨菇煮猪肉,寓意生个胖男孩;粉丝虾米,寓意长命富贵;把白饭炒香,放炒饭及各样小菜于菜叶内,蘸上海鲜酱,包成小包即可食用。生菜包脆嫩爽口,色香味俱全,大人小孩皆大欢喜,吃得津津有味。据说,生菜会之日吃生菜包,则一年顺景,生龙活虎,人财两旺。 

  而游神和抢花炮乃生菜会的“重头戏”,最为热闹。主事者组织村民抬着“天后”、“观音”、“北帝”、“财神”等菩萨像出游,队伍扛幡持牌头锣开道,供人膜拜,万人空巷。正月二十七日,按例大烧神炮,人山人海。神炮大如竹筒,腰间系铜圈,炮响圈飞,直冲云霄,抢炮者志在必得,争夺激烈,比现今美式橄榄球赛有过之而无不及。连放六炮:头炮、二炮、三炮、闰三炮、四炮、五炮,以抢得闰三炮为贵,故又名丁财炮。二十世纪60年代,抢炮习俗被废,但吃生菜包的习俗一直留存。 

  1986年,官窑生菜会再度兴旺,为顾及农业开春生产和海外乡亲回乡参与,由原来的正月廿六而改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并沿袭至今。 

  官窑生菜会的节目不断创新,增加了大巡游、时装表演、游园会、文艺晚会、烟花汇演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如今,官窑将生菜会办成招商和联络乡谊的盛会。邀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乡共叙乡情,交流经济信息,洽谈合作项目。每年的举办“千人生菜宴”,邀请老领导、在职和退休老师、海外乡亲、投资官窑的商人等千人共聚一堂,成为融经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的民间文化盛会。 

  

  乐安花灯会

 

 

  南海乐安花灯会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在西隆堡(乐安)内设立黄鼎都(司)治所后,便有正月十五“庆灯”的习惯。每年正月初十为“开灯”,正月初九为乐安圩期,人们纷纷来乐安买灯,慢慢形成灯地。卖灯的人多,造灯的人也不少。乐安,有“工艺之乡”的美誉。到了清代的“康、雍、乾”年间,花灯更为兴旺,出现万人空巷看花灯的欢乐场面。 

  “生仔石”一说源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位麦姓男子,婚后8年没有生育。正月初九,麦姓男子携妻来乐安圩闲游,在此买了一盏“观音送子莲花灯”,累了,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意想不到是,在此年年末,其妻竟诞下一子。此后,这对夫妇每年正月初九都到乐安圩一游,并再买一只莲花灯还愿。此石便被称为“生仔石”,每年花灯会坐生仔石的人成千上万。 

  乐安花灯会影响深远。每年花灯会,上边村则挂起寿幛,摆好寿宴,筵开百席尊老敬老。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那年花灯会,有不少省、港、澳的达官贵人前来参观。 

  改革开放后,乐安花灯会更为兴旺。花灯品种有3000多种。接待过来自20多个国家的友人。2006年各地来看花灯的超过8万人。 

  乐安花灯会形成民俗新义。乐安风俗兴于清朝中叶,旺于清朝后期。花灯中的莲花灯象征花开富贵、观音送子,如今也表示夫妻美满、佳偶天成。配以茨菇,表示得子;配以莲篷,表示收获;配以“簪花”,表示高中状元;配以雉尾,表示大将风度。而桔灯象征如意吉祥、鲤鱼灯象征鱼跃龙门、八角灯象征八面逢源。到了21世纪初,把原来只作供奉用的莲花灯,改变为装饰与欣赏两用。 

  

  佛山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与全国一样,佛山春节习俗是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而又时间最长的民俗节日习俗,由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至第二年一月(俗称正月)二十六日。 

  佛山春节习俗按表现形式和习俗时间不同,大致可分为:腊月迎春、新年贺岁和酬神祈福三大类。从腊月下旬至年三十为腊月迎春习俗,包括谢灶、扫屋、上挥春、开油镬、行花街、卖懒、除夕点灯照耗、责年(“责”为“压”之意)等。正月初一交子时始至正月十五为新正,贺岁习俗有:燃鞭炮贺新岁、接财神、买发财大蚬、唱贺正龙舟歌、鲤鱼歌、拜年贺岁,行银路、醒狮贺岁等。春节酬神祈福习俗主要有:初一逛祖庙、游神祈福、元宵灯节与花灯会、元宵踏青、生菜会、烧花炮与演大戏,元宵节行通济等。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佛山过年时候较为普遍的习俗: 

  洗邋遢:“年廿八,洗邋遢”,洗邋遢主要是为了辞旧迎新。人们在年廿八的时候,都会将家中的香炉、房间以及除了厕所以外的所有东西都打扫一遍,以干干净净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人们还会换上新衣服,洗洗脚,让自己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 

  放鞭炮:这个习俗是非常普遍的,人们在年三十晚十二点正一起燃放鞭炮,驱走不吉利的鬼怪——“除夕”,家家比赛放鞭炮,看谁家的响。 

  做煎堆:在大年三十前几天,许多老太太就开始做煎堆、油角和松糕等传统食品,送给亲朋戚友。亲戚朋友们也会把自家做的小吃互相赠送,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 

  吃年夜饭(团年饭):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家人都会齐聚在一起吃晚饭。不管是老的还是少的,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在外工作的,都会赶回到家,一起帮忙做些家常菜,然后看着电视,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一直到深夜…… 

  行花街:除了春联和贺年食物,年花也是不可或缺的迎春物品。只要在家中摆上几盆应节花卉,马上就会增添了几分年味。对于佛山人而言,逛花街更是春节前夕的“例牌菜”。繁花夹道,人潮涌动。只有到花市里走上一圈,佛山人才算过上完整的年。 

  拜年:拜年的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    

   舞醒狮:在传统的佛山过年习俗中,舞醒狮庆春节是不可缺少的节目。从大年初一开始,很多村里的祠堂前,或者小镇的街道里,都能听到锣鼓的响声,都能看到上窜下跳的醒狮,精彩极了! 

   “返外家”:在大年初二早上,各家各户拜神放鞭炮,然后吃“开年饭”。“开年饭”必有“生鸡”(雄公鸡),寓新岁吉利有生气之意。吃过“开年饭”后,已出嫁的妇女偕丈夫和子女“返外家”,一般携带煎堆、油角、年糕之类年宵品。 

  佛山春节习俗,比较系统、集中地反映佛山汉族传统民俗的特征,透过春节民间风俗,体现了岭南历史和时代风貌。文明健康的习俗是倡导社会新风尚,传统文化的和谐与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村花会

 

  陈村花会是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举办的大型迎春花会,在春节前十天举行,规模大,整个花会绵延10多公里,入场人数平均约有30万人次,春节氛围浓郁,是珠三角、港澳、海外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迎春花会。 

  陈村花会与广东春节逛花街的传统关系密切。“逛花街,迎春节”是广东流传已久的重要传统过年节目。广东人民喜爱花卉,普遍有“无花不成年”、“花开富贵”、“行花街能给新年带来好运”的强烈民俗心理。售花人,赏花人,买花人,汇成了浩浩荡荡的人潮。红红火火的迎春花会,体现南国不一样的春节风土人情。 

  陈村地处珠三角腹地,气候环境适宜花卉生产,花卉业已深入到每一户家庭,“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素有“千年花乡”、“岭南花卉第一镇”之称。明清以来,花卉商品化日渐发达,与“逛花街,迎春节”的习俗结合起来,形成声名远播的陈村花会,一直存续至今。在花会上,人们赏花、买花,以花寄情,以花寓意,每一种花都被赋予吉祥喜庆的意义。年桔即“大吉大利”,代代果有“代代繁昌”之意,猪笼草寓意“猪笼入水”,财源滚滚水仙花、桃花、黄金果、佛手等都具有富贵吉祥之意。陈村花会中热闹喜庆的广东贺年歌、川流不息的买花人群以及喜庆的挥春及茶叶、糖果、花瓶等等,使花会充溢着浓浓的春节气氛,折射出重要的民俗学信息。 

  陈村花会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是不少珠三角民众成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集体记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

 

  石湾玉冰烧是中国白酒第六种香型——“豉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产品;国家优质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创立的石湾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清代道光翰林学士陈如岳辞官之后于1895年始创,其技艺一直口传手授,传承至今,从未间断。 

  太吉酒厂位于广东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别适合米酒曲种培育、发酵和陈酿;而玉冰烧酿造选用东平河水,这里河水清澈,无污染,是酿酒的好水源,石湾玉冰烧传统酿制技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1889年,陈如岳因不满清朝官场腐败以及想回家乡照顾年迈母亲,毅然辞官返里。家族以经营酒庄为主,而此时主持酒庄经营是陈如岳的父亲。陈如岳回乡后,其父亲随即把酒庄交给他经营,这对于从小在酒坊内耳濡目染的陈如岳来说,继承酿酒祖业也是一件乐事。 

  为求酒庄经营上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陈如岳发挥自己饱读群书优势,在继承家传的米酒酿制技艺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酿酒手法。1895年,陈如岳受当地人喜欢使用药材、蛇等浸泡米酒以及自家用酒糟饲养猪的启发,尝试在米酒添加“肥肉”的陈酿工艺,结果发现浸泡肥肉和缸埕陈酿的米酒酒质特别不同,一是酒味绵甜柔和、酒香豉香浓郁、酒体丰满;二是酒液清澈,不再混浊(当时米酒工艺是蒸完酒后经过简单调兑即出售,酒液混浊呈乳白色)。 

  陈如岳经过反复试验和比较,确认了添加“肥肉”对提高米酒的酒香、酒味、酒液澄清度有很大作用,并以此创造了“陈太吉酒庄”独有的米酒酿酒技艺。米酒添加了“肥肉”,就像一块泡在酒中晶莹剔透的“冰块”,而蒸馏的米酒民间俗称“烧酒”,陈如岳创造性地把这种米酒取名为“肉冰烧”。又因“肉”字不雅,粤语上的“肉”字与“玉”同音,而且浸酒的猪肉呈白玉色,于是就把“肉”字改为粤语同音的“玉”,经过浸泡“肥肉”的米酒比不浸泡的米酒清澈透明,显得冰清玉洁,所以确定以“玉、冰、烧”三字为酒名,这就是“玉冰烧”名称的由来。从此民众都喜爱陈如岳这种陈酿手法,陈太吉酒庄的米酒大受当地民众欢迎,陈太吉酒庄也因玉冰烧酒名闻遐迩,其独特的酿制米酒技艺一直传承。 

  经过现代仪器分析和实验,证实了添加“肥肉”陈酿,能吸附杂质,能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豉香酒香和醇化酒体,解决当时米酒酒液混浊且辛辣味重、刺喉等缺点,对提高米酒的酒香、酒味、酒液澄清度有很大作用,为米酒的普及做出了新的贡献。1982年开始,由现太吉酒厂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成功发现石湾玉冰烧酒含有152种香气成分,并形成其完整的工艺标准。1996年,以石湾玉冰烧工艺标准为基础,由太吉酒厂主导起草的GB/T16289——1996《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执行。从此,以石湾玉冰烧为代表的豉香型白酒成为继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之后的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为中国酿酒业作出了新贡献。 

  石湾玉冰烧是广东米酒最具盛名的历史名酒之一,曾是国家指定专供出口米酒品种,一直被称为广东地产米酒最好的产品,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喜爱。经历170多年的积累,石湾玉冰烧作为国家级豉香型米酒代表实至名归。石湾米酒是广东省唯一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的米酒,也是广东省名牌产品。 

  

  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在特定空间、环境场所长期积淀而成的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包括:饼丸制曲、蒸饭拌料、发酵蒸馏、斋酒酝浸、勾兑品评以及相关的子项目。 

  九江双蒸酒的酿造技艺始于清道光(1821-1850)初年,其酒因需要两次发酵、重蒸而得,故称“双蒸”。从清末起,九江双蒸酒由水路输往港澳及南洋等华人移民聚集区。20世纪20-30年代,九江双蒸酒成为广佛民间最普遍通行的米酒,并被写入流行粤曲《十字歌》。日寇侵华期间,九江镇酿酒业挣扎图存,努力保存九江双蒸酒的酿造技艺。 

  1952年,以开办于1827年的“永德兴”酒铺为代表,九江镇12间酿酒作坊联合成立“九江酒业联营社”,即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的前身。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全面复苏。以1956年成立“公私合营九江酒厂”为标志,九江酒厂成为该项传统酿造技艺在南海地区的唯一传承。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虽经历多次改制,但酒厂始终秉承传统酿造技艺,并进行工艺更新,使这一传统技艺完全成熟,九江双蒸酒也被认定为豉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高明花鼓调

 

  作为高明目前唯一省级非遗项目,高明花鼓调起源于更合镇泽河村,至今约三百多年。高明花鼓调是传统音乐,有百年以上历史,除用于迎亲,还可以上台表演,深受观众欢迎。花鼓调蕴含丰富的民俗学、社会学、音乐学价值,是“六吹”的活化石。 

  高明农村遇有红白二事盛行演奏喜丧吹打乐,乐队由鼓、钹、锣、铜鼓(翘心锣)和两支唢呐组成,称为“六吹”。在更楼泽河一带,迎亲时所奏的喜乐,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式[行街]、[大过场]、[岗雕上山]、[下山虎]、[十番]、[南风云]、[小开门],因用鼓来指挥演奏,当地称为花鼓调。花鼓调借用粤剧牌子串成,插入创作乐曲[岗雕上山]。由于历史变迁,“六吹”已不多见,属濒危项目。 

  2015年,高明花鼓调研究基地成立,场室设于省职院,旨在研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扩大高明花鼓调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程度,以寻求解决其传承问题。 

  

  咏春拳

  

  咏春拳于道光年间红船弟子黄华宝、梁二娣传入,梁赞师承此二人,对咏春拳发扬光大,臻至化境,由此咏春拳在佛山落地生根,传承光大。如今梁赞的传人,分布佛山、广州、海外各地,尤以叶问、李小龙等为代表的传人遍布香港、东南亚各地。目前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机构,分会达4000多个,门徒达数百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武技。 

  咏春拳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套拳及木人桩,是一种集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咏春拳的特点在于埋身搏击,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等特点,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与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倡导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其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 

  叶问幼时天资聪颖,然体弱多病,当年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因年幼体弱,便有幸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而陈华顺以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故经常亲自教授,而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过手,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15。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1949年,57岁的叶问离开佛山赴香港定居。此后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叶问在社会上和武术界很有威望,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1971年,叶问弟子成立了“咏春体育会”,集教授、研究、交流咏春拳术为一体,并以此为中心,将咏春传播至世界。叶氏门下高徒辈出,特别是凭着非凡的中国功夫扬威世界的李小龙。 

  李小龙幼年因体弱而拜名师叶问习咏春拳术,18岁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武术。期间他悉心研究、吸收中外技击精华,创截拳道。1971年返港从事影视业工作,拍摄了多部轰动世界影坛的中国功夫片,其本人被誉为“功夫之王”,他早年所习的佛山咏春拳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 

  如今咏春拳•叶问宗支的传人达到两百多万,遍布世界六十多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咏春拳宗支。因此,咏春拳界素有“(咏春拳)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一说,叶问也被一致推举为“一代宗师”。 

  南海尤其是罗村在叶问的影响下,练习咏春拳蔚然成风,叶问首批七名弟子中就有两位是罗村人。20世纪40年代至今,罗村境内的咏春拳一直传承不息。2003年,罗村就展开了对咏春拳的调研。2009年初,罗村启动了“咏春拳进校园”工程,邀请叶问之子叶准师傅修编《咏春九式拳》,通过体育课以课间操形式向全辖区学生推广普及咏春。罗村二中、罗村实验小学等学校纷纷在课间操设立咏春拳进行推广。如今,仅在罗村境内,习练咏春拳的人数就有好几万人,咏春拳馆也纷纷落户,影响力遍及珠江三角洲。罗村,正逐渐成为新的咏春拳发展中心。 

  世界咏春拳大赛连续三届在南海狮山举行,数百名海内外咏春高手共聚切磋拳艺,成为各界咏春爱好者近距离接触咏春文化的渠道。 

  

  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由第一代宗师陈享与第二代宗师张炎把蔡家、李家以及佛家三家拳术及器械整理创新而成,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鸿胜蔡李佛的门人,遍布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蔡李佛拳术及其器械套路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注重实战。这些拳点数多,每套二百多招,长拳三百六十招,所以,分别整理出大十字拳、小十字拳、梅花拳、佛掌等较短的套路十多套。在器械方面,传承下来的传统套路很多,长器械有拦门寨、朴刀、梅花枪、英枪、锄头、长凳、禅杖等;短兵器有单刀、三截棍、双板斧、小凳等;奇门兵器有穿云伞、扑蝶扇等。 

  佛山鸿胜馆,1851年由张炎(张鸿胜)创办,原址在佛山衙旁街15号,佛山鸿胜馆成立后,武术家们前仆后继,从反清复明到辛亥革命,再到抗日战争,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武馆,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由于城市变迁,原址建筑物已湮没无存。1998年3月,经市文化局上报市政府批准,在太上庙复馆,定名为佛山鸿胜纪念馆,该馆位于禅城区兆祥公园广东省粤剧博物馆南侧。 

  而在佛山本地,学习蔡李佛拳的学员不计其数。现在,佛山建立了佛山鸿胜纪念馆,先后在市第五小学、深村小学成立蔡李佛拳训练基地,在禅城区十三小学、二十七小学、白燕小学开展鸿胜蔡李佛拳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大批蔡李佛拳苗子、爱好者,在省、市、区的历届武术文化节以及省每年举办的传统武术锦标赛事中取得佳绩。 

  鸿胜馆所传授的拳术以青草和尚所传的内外八卦拳为主,共有1080点。这种拳术主要是为了锻炼体力,利于两军对敌时冲锋陷阵。该拳具有刚劲威猛、紧密多变的特点,分长拳、平拳和扣打;器械有刀、棍、鞭、凳等。传到陈盛时,陈盛将拳术分成3套,并进行了简化、改革,使拳术较易推广普及。1921年,鸿胜馆进入鼎盛时期,全佛山共设有13间分馆,分布全镇各地,陈盛名下的徒弟有3000多人,而整个鸿胜馆成员约万人左右。1926年,陈盛病故,出殡时前来执绋的鸿胜馆成员有5000多人。鸿胜馆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武馆,而且是成立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 

  佛山武术之所以在中国武术发展史占有重要位置,与鸿胜馆的繁荣和发展是分不开的。而鸿胜馆能够得到发展又与馆主陈盛从严治馆,在武术界有较高的地位有密切关系。 

  

  九江扒龙舟

 

 

  九江扒龙舟在清代就开始盛行,龙舟遍布各个村落,当地群众把划龙舟作为愉快身心,营造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建国前,九江共有传统龙舟46艘,目前已增至100多艘。其中年纪最大的下西村“翘南林溪”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而沙咀龙皇、大谷老龙等也已超过200年。九江传统龙舟的活动可分三类,即游龙、赛龙和彩龙(又叫艳龙)。 

  每年,村民扒完龙舟后即将龙船沉埋于村边河底,以防腐蚀。翌年农历四月初八拜祭后,将龙船挖出,称“出水龙”。龙舟盛会,有“请阿契”、吃“龙船饭”、“龙船出海”等环节,此外,在九江流传着“周将军”、“中洲锣,杉桥舦”等龙舟趣事。 

  九江善习水性,在明、清两代已盛行赛龙舟习俗。在1657年(顺治十四年)刊行的《南海九江乡志》有这么一句:“端午饮艾酒、酿角黍、竞龙舟夺标,至六七八九月兴犹未阑。”这是九江划龙舟最早的文史记录。还有一首著名的竹枝词:“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到寒秋。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嘴头。”从初夏到寒秋,龙舟活动是九江人娱乐的一个重要习俗。 

  九江传统龙舟与沙头标准龙是九江龙的两大重要构成。其中,沙头龙舟竞速有两三百年历史,在古时一般在端午节前后比赛,近代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故在5月1日比赛。九江镇“渔耕粤韵”文化节开幕式就选择在沙头涌开幕,随后从北江放龙进行标准龙竞速赛。而九江传统龙舟在古时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出游,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在10月10日划龙舟(1911年的这一天是辛亥革命爆发,定为中华民国国庆日)新中国成立后,九江则在每年10月1日游龙、赛龙庆祝国庆。时至今日,在九江涌国庆赛龙已成为“渔耕粤韵”文化节的重头戏。 

  九江传统龙舟长什么样 

  “舟首尾刻作龙形,阔可二尺许,长或十余丈,短亦二三丈。长者可坐数十人,短者可坐十二三人。近龙首处,插旗帜,五色相间。旗后竖一牌,志龙舟出处地名;舟尾一小童,绸衣草帽坐,辫发饰以红纬线,吹画角;舟正中一人立鸣锣,一人立击鼓;锣鼓前后,各用一人挥彩旗,亦绸衣草帽,束以锦带。操舟者,用红小爬,两旁排坐,俱戴竹帽。鼓角与锣声合作,则红爬齐起齐落,去如飞。旗者左萦右拂,鼓者或侧击,则锣者将锣向前掷空,去约数丈,以手接之,巧者百不失一。”这是1883年刊行的《九江儒林乡志》对九江传统龙舟的记载。 

  龙船身:传统龙舟须用坤甸木制作,坤甸的特点是坚韧,易保管,若用泥覆盖好,500年后挖起来也不会变。然而缺点就是最怕日晒雨淋。因此,游龙或赛龙后,坤甸制的龙舟都需要沉入河涌里。 

  船桨:以前船桨是由椽木制成的,现在多由碳纤维制作。 

  龙头、龙牌和龙尾:龙头、龙牌和龙尾通常由樟木制成,因为樟木具有独特的香味,因此能免遭虫蛀,而且樟木不容易裂。 

  船头旗上的对联:在龙牌两侧会放置船头旗,船头旗上通常会写有对联。九江传统龙舟在民间以“契”为单位,(九江龙舟的结契文化,下回分解),每一帮契都有各自独特的对联。其中一个契的对联是“弄笛升平群友至,吹箫能引锦龙飞。” 

  帅旗:本村的标志旗。九江传统龙舟上的帅旗背面对画上关帝像。因为九江有“龙舟出海”习俗,带领出征的大将是“六社周将军”,即三国中为关公拿刀的周仓,周将军是关羽的部下。同时,关公有一个身份是漕运之神,把关公请到船上来是希望保佑龙舟行船的安全。 

  鼓:龙舟上有鼓,通常置于罗伞后,若龙舟长,鼓则放置在龙舟中部。鼓手控制龙船的快慢,是划龙舟的总指挥,同时也需执行龙舟礼仪,与其他龙舟碰面该敲怎样的鼓声都是有讲究的。 

  罗伞:罗伞通常放置在龙舟的前后,在龙牌之后、锣之前。在清代光绪年间,一艘名叫“中洲”的龙船,掌伞者训练有素,以灵活的双臂将罗伞转动得如风车般好看,每次能持续半小时之久,与只握罗伞不动者,相距十万八千里,故九江有“中洲罗伞”的说法。 

  铜锣:一般位于龙舟后部。历史上九江的击锣手中,最有名是陈礼,他技艺高超,能将所击的铜锣抛高数丈,掷过“三元桥”顶,待龙船穿过桥底后,用手接住,来回表演多次,从未失手。陈礼是一艘名叫“忠山”的龙船上的击锣手,故九江有“忠山锣”的说法。 

  七星旗:不同的龙舟会插不同的旌旗,暗示该村信奉哪位水神,黑色的七星旗代表信奉北帝,白色的七星旗代表信奉观音。 

  

  石湾龙窑技艺

 

 

  石湾窑早在北宋时期已经使用龙窑,其技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石湾现有三条龙窑,其中南风古灶和高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石湾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是石湾陶瓷业繁盛时期生产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我国南方陶瓷生产技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对石湾陶瓷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邻侧的高灶也是与南风古灶同年代建成的同类龙窑。 

  石湾以前烧窑以龙窑为主。建国以后,相继出现了气窑、隧道窑、电窑、等。龙窑一般依山坡而建,亦少有在平地垒筑高台建就,取其倾斜顺应火势,宛似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因称“龙窑”(石湾人旧称窑为“灶”)。在清代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窑灶107条。现在石湾陶瓷生产均采用先进窑炉,龙窑公存三条,南风古灶是最古老之一。 

  南风古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有榕树成荫,每至复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南风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亦不断修葺。现在的烟囱是近代才加建的。现窑体总长37.8米,窑墙外宽6米,窑内宽平均2.3米。窑面有火眼34排(每排5个),行活称一排为一下火,共34下火。火眼作为烧窑时投放木柴之用。窑侧有灶口4个,用于产品出入。南风灶以前以烧制大盆类产品为主,现为工厂煅烧园林花盘产品。 

  石湾龙窑技艺中,修砌和烧造是重要的两个部分。修砌龙窑技艺的建造技术必须与烧制过程紧密相连,需根据陶瓷产品的种类、大小、厚薄、烧成温度的等各种不同要求去设计龙窑各段位的规格及倾斜度。石湾龙窑柴烧技艺是一门没有文字可以传播的技艺。整个工艺流程中,整个工艺流程中,“睇火”师傅监督每一道工序,还要凭双眼对窑内火色的观察来判断窑内温度。 

  石湾窑釉色丰富多彩,自明代开始,仿各大名窑釉色,并仿中有创,创中有新,以仿钧釉最为成功,创制出著名的“广钧”。此外,仿哥窑的“百级碎”,仿龙泉的“梅子青”,仿建窑的“鹧鸪斑”,也成为石湾窑釉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釉色都是经过石湾陶工长时间的研究调试,在龙窑中烧成。龙窑煅烧产品,会出现“龙窑效果”:胎和釉的色泽自然统一,釉色古朴浑厚,变幻淋漓,表面没有刺眼的“贼光”,胎色油润并带有温和的光泽。“龙窑效果”的产生是因为龙窑使用的是木柴,在高温烧成的时间里,与其他窑炉相比需要更大的窑压,空气在龙窑内转换速度慢,作为燃料的木柴含有大量的钾,它与石湾传统陶釉配方里的极易挥发的材料硼砂、盐,以及一些在高温状态时也会挥发的有色金属如铅、铜、铁等,同窑内的其他气体混为一体,并在窑内慢速转换,经与制品较长时间的接触,使制品表面产生一种特殊的变化,于是便出现了“龙窑效果”。龙窑在煅烧过程中,有一些区域会烧出窑变釉,因偶然产生,可遇不可求,色彩千变万化,所以又称为“窑宝”。 

  中国最古老、至今仍在使用、沿用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柴烧龙窑,对许多人来说是充满神秘而又不可思议,犹其是对于艺术家,古老的龙窑激发他们寻根溯源的冲动。龙窑技艺为龙窑的建造和维护对石湾陶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龙窑技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重要意义。 

  

  南海藤编

 

 

  藤制品最早的产地是南海区的沙贝(原属南海)。沙贝地处珠江岸边,是一个对外通商口岸,外国的商船多在此卸货。当时货物的包装大部用藤, 每次卸货后,很多废弃的藤被扔在江边,沙贝一带的群众便捡回来,经过简单整理,编织一些菜篮之类的日用品。 

  时长日久,小编小织促进了藤编业的不断发展,编织技艺逐步改进和提高,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从此,南海沙贝背就成了闻名中外的“藤乡”了。 

  南海藤编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000多年的编织历史。据清代文学家屈大钧写的《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 

  唐朝时,南海编织的藤席就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庭。后来南海藤编成为南海出口创汇的主要支柱产业,大部分制品销往世界各国及台湾、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仍是藤制行业的翘首,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起了重要作用,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技艺、民间文化的桥梁,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 

  藤编是一种以棕榈藤类植物茎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编制而成的实用品和工艺品。南海藤编品种丰富,约有800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藤皮、藤芯、藤席、藤笪、藤织件和藤家具6大类。主要集中在素有“藤乡”之称的大沥镇黄岐八乡,即沙贝(今属广州)、凤岗、白沙、冲口、陈溪、永澄、泌冲、钟村八个自然村。 

  南海藤编产品大体可分为家具、藤席、藤笪和藤织件四大类。南海藤编制品原料色泽明快,富有弹性,柔软多变,防腐性和防水性较强;既可以与竹木掺杂使用,还可以和塑料混合编织;同时它能接受化学处理或用药物漂白。藤织品具有轻便美观,坚固耐用的特点。藤编的藤椅、菜篮等,不但造型独特,形象逼真,而且结实耐用,光洁美观, 颇受中外人士喜爱。 

  南海藤编制品既是实用的手工业品,又是美观大方的工艺品。藤编制品,用料讲究,编工精细。它选择结实,光滑的上等藤条,经过洗净,削平藤节,用硫磺熏蒸,然后精心编织而成。心灵手巧的藤编工人,用柔软坚韧的藤条,织出了形态万千的产品。有菜篮、笔筒、花瓶、果盒等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型,有形态逼真的瓜果型,也有美观别致的车船型。 

  南海黄岐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曾有上千家藤厂,产品远销海内外。如今,这一产业却日渐式微,一度濒临消失。南海藤编的传承人梁灿尧自费建设的南海藤编传习所,已经在盐步家具城建成,免费向市民开放。 

  

  金箔锻造技艺

 

 

  金箔锻造技艺传入佛山已有近千年历史。明清时佛山金箔业进入鼎盛期,大小行馆30余家,从业人员达数千人之多,并有金箔行会馆。佛山金箔除供本地需要外,还销行于内地各乡及港澳、东南亚等地。由千足黄金打制而成的佛山金箔,主要用于庙宇佛像的装饰,家居装饰,石碑、石浮雕图画、木雕花瓣的贴金装饰。金箔以真金打制、薄如蝉翼,有久不褪色的特点,其精巧技艺和经典文化艺术内涵饱含着佛山人民的智慧结晶。 

  佛山金箔工艺精细、薄如蝉翼、光亮柔软、轻如鸿毛,具有较高的锻造水平,中国传统金箔业南方金箔的唯一代表,由宋元时期北方中原移民传入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全广东省唯剩下佛山罗村联和金箔厂一家,仍然沿用传统技艺和独有配方锻造纯金金箔。 

  明清时期,佛山的金箔业非常发达。清初雍正二年,佛山祖庙大街就建有金箔行会馆,大小店号三十余家。而随着佛山及邻乡各种民俗活动频繁,金箔又十分迎合当时岭南人崇尚鬼神的习俗和喜好色彩浓烈的审美观念,故由此成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并行销海内外。 

  1981年乘改革开放东风,佛山金箔行老铺“昌盛号”的老艺人吴宝光,在家乡南海罗村开办了联和金箔厂经营至今。 

  作为佛山金箔的唯一代表,联和金箔厂打制的金箔还被用于广州大佛寺(三宝佛金身)、光孝寺(三宝佛金身)、韶关云门寺、佛山祖庙、肇庆龙母庙(龙母神像和其他佛像金身)、长沙开福寺(观音像金身和其他佛像金身)、绍兴慈云寺(弥勒佛、韦陀佛像、千佛塔佛像等佛像金身)新兴报国寺等国内数十家寺庙佛像的装饰,并以其金打制、薄如蝉翼、久不褪色的特点,广受好评。 

  近年佛山金箔行业受到现代工业产品冲击,加上黄金价格不断上涨,这门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衰落。目前仅有佛山罗村联和金箔厂仍沿用传统技艺和独有配方锻造纯金金箔,属濒危项目。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始创于明末冯国琳。儿子冯了性主持药铺后,将“万应药酒”改名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将药坊定名为“冯了性药铺”。 

  此时,适逢“康乾”盛世,佛山古镇成为珠三角的商贸中心,人口日增,以手工艺为主的产业,如陶瓷、纺织、铸造、五金、武术、粤剧、醒狮、杂耍等行业的人员,均接触重器、利器、沸水、烈火,压伤、劳伤、扭伤,跌伤等常有发生,这就为“冯了性药酒”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加上药酒确有疗效,价格低廉,很适合广大劳苦大众使用。 

  在经营策划上也有独到的一面,用很特别的“识就冯了性,唔识就误了命”作广告词,迅速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此广告词不但正面宣传了冯了性药酒,而且提醒使用者不要滥用和暴饮,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和诚信的经营理念。自此,“冯了性药酒”越做越大,成了当时妇孺皆知的成药。冯了性本人及“冯了性药铺”也因有此以冯了性名命的药酒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而扬名天下。该广告词一直流传至今。 

  冯氏家族随着药酒的成名,家族人口也日渐增多,成了佛山镇的名门望族,主要聚居于隔塘大街(现门牌为隔塘大街9-17号。已改建为楼房)。门楼上有一对联:上联是“卜居凤地”,下联是“启宅龙田”。后人传是冯了性所题。对联世代相传,对应了祖籍是新会荷塘龙田村的史实。 

  至清道光年间,“冯了性药铺”实行医、药一体,发展到鼎盛时期,产品销路日渐广阔,风行全国,以华中、华北、华东、湖南、江西、四川、一带最为受用。药铺除了生产“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外,还生产其它跌打药品,在当时被称为“药王”。 

  随着家族的扩大,一些冯氏后人各藉祖铺老号的品牌,先后到河北、江西、河南、湖南、江苏、上海、浙江、成都、香港等地自立门户,设厂生产和销售。由于均使用“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的名称和配方,为当地人解除病疾苦痛,得到老百姓的赞誉。这样,冯了性的名字及其风湿跌打药酒,在中华大地得以扬名,深入人心。至廿世纪五十年代,国内生产“冯了性药酒”的药厂超过15家,只是因为因应各地的天气及习惯,处方及工艺稍有差异。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是以中药为主要成份、以白酒为辅料的中药制剂,疗效极佳。对风寒阻症、风湿痹疾病和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没有毒副作用,可内服和外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于1985、1990年先后获得国家银质奖;1995年评为中国中药名牌产品;1996年列为国家基本药物;1997年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源吉林甘和茶

 

  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夏季暑热高温,骤风骤雨,易使人感冒发热;户外作业,长时间日晒酷暑,易使人中暑;高温高湿,津液消耗过度,易造成肠胃不适。先民们为了消除疾患,创造出了多式多样的"广东凉茶"。源吉林甘和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源吉林甘和茶配方始创于1892年,距今已有11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被百姓们亲切的称“盒仔茶”,具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食滞饱胀,腹痛吐泻等症状。源吉林甘和茶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及海内外各地均享有忠诚的消费群体。 

  源氏家族把握时机,突出甘和茶的特点,使出“夏季赠饮”的绝招,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采取试饮、赠饮施茶,即仿效赈灾施粥的做法。源氏家族派出员工在珠江三角洲城乡一带和路边茶亭歇息处,将煲好的甘和茶免费请过路人饮用,并赠送少量成品,同时把广告招纸到各地张贴和散发,持之以恒。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甘和茶的影响逐渐扩大,其市场逐渐从珠三角伸展到粤东和粤西。这时甘和茶的基础已经稳固,生产开始具备规模。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广东中北部一带发生流行性感冒蔓延,源氏家族动员全部力量赠饮送药,宣传甘和茶疏风清热的功效。在众人使用之后,甘和茶的口碑甚好。饮过甘和茶的人,有入口凉苦,饮后余甘的口感,在酷暑天,确有清热祛暑,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施茶者逢人便说:“饮甘和茶入口苦的,是感冒未侵,饮之可以预防;入口微甜的,是感冒已侵,饮之可以治病。”这就越发吸引过路人跃跃欲试了。不少人在服用后,轻者获得痊愈,重者也减轻病症。况且,甘和茶迎合了大众购物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售价低至1个铜钱。患者在感激之余,有一传十、十传百地推介甘和茶的,有写来感谢信的,有登门致谢的,也有致送牌匾,颂扬备至的,甘和茶的名声于是大振。 

  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甘和茶的销售量呈直线上升,达到20万盒以上,源氏兄弟情不自禁地说:“甘和茶已经长大成人了”。源氏家族遂撤销了颜料业,决定在佛山专营甘和茶,并将店号正式定名为源吉林号。所产甘和茶,正式命名为源吉林甘和茶,红、绿、黑三色纸盒仔装潢也固定下来,一个著名产品算是定了型。 

  除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上海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销售以外,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印尼、美国、加拿大等地华侨聚居的“唐人街”,也出售源吉林甘和茶。至今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有华人的区域仍有源吉林甘和茶的销售网点。 

  如今,源吉林甘和茶已经由当年简单的“盒仔茶”演变成饱含佛山中药文化的传统中成药代表之一。旧时的甘和茶都是纸盒包装,用开水泡服或煎服,人们亲切的称其为"盒仔茶"。德众药业不断探索求新,进行了这一百年古方的工艺改良,将其制成了小茶包,即袋泡茶。袋泡茶无论是携带,还是服用都十分方便,每次一小包,即冲即饮。 

  德众药业至今完好的保留着佛山传统中药源吉林甘和茶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为使此药能紧跟时代节拍,更方便现代消费者的使用,已经开发出袋泡等剂型。以保证这个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世代相传,服务大众。 

  

  粤曲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曲艺品种,主要流行于珠三角洲地区及其他粤方言地域,并流传到东南亚、美洲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地区。 

  清道光年间,有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他们用粤剧的剧本和粤剧的曲调、以粤剧的“戏棚官话”分脚色演唱。同治初年,发展到了粤曲史上的“师娘时期”。由女盲艺人一人演唱多个角色,在歌唱技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民国以后,逐渐出现了明目女子演唱粤曲,她们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改假嗓为真嗓,分大喉、平喉、子喉三种唱法,粤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女伶时期”。抗战时期到解放前夕,粤曲趋于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粤曲重获得新生和发展。近百年来,粤曲善于吸收,不断丰富创新,形成曲调丰富、韵味悠长的特点。  

  粤曲是中国曲艺一株奇葩,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曲种之一,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目前在都市化进程的冲击下,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艺人和基本观众都趋于老龄化,处于濒危状态,极需扶持和保护。 

  粤曲各个时期均产生有杰出人才。小明星,原名邓曼薇,佛山三水人,自幼学艺卖唱,11岁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她的演唱感情处理十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恻,听来沁人肺腑。以《秋坟》、《夜半歌声》、《知音何处》等为代表作。她一生坎坷,倍受欺凌。1943年,她抱病登台演唱《秋愤》,曲未终而吐血,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2岁。“星腔”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 

  白燕仔,佛山南海人。7岁随父学艺,习“平喉”、“子喉”。11岁浪迹江湖,她以嗓音浑厚高亢、吐字清晰、声韵铿锵而独树一帜。她擅唱的曲目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等。白燕仔热心培养青年演员,李丹红是她的亲传弟子,在她的指导下,李丹红在“大喉”的演唱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刚柔兼济的唱腔。演唱的《牧马人》、《二泉映月》等现代曲目被制成唱片广为流传。 

  

  粤曲星腔

 

  粤曲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大曲种,以省港澳为主要基地,流行两广以及世界粤籍华人聚居的地方。粤曲经过唱八音、师娘、歌姬等阶段,至女伶而成熟。分平喉、子喉、大喉三种唱法。 

  “星腔”在粤曲平喉腔中独树一帜,由平喉四大家(徐柳仙、张月儿、李惠芳、小明星)之一的小明星创立于20世纪三十年代,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唱腔流派。 

  小明星出生在佛山三水一户普通的船工家。她勤奋好学,深得当年乐坛大师梁以忠、著名撰曲人王心帆等前辈赏识,善于从民间艺人及前辈名伶的唱腔中吸取精髓,更从外国歌曲中领悟了新的音乐元素,多番钻研,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星腔”,在名伶辈出的年代中,成为曲坛魁首。 当年小明星呕心沥血打造的粤曲“星腔”现已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已传至“第四代”。 

  小明星的代表作有《痴云》、《秋坟》、《多情燕子归》、《风流梦》、《知音何处》、《夜半歌声》、《前情如梦》、《故国梦重归》等,不少曲目灌成唱片,后又录成卡带。其中《秋坟》改编成粤剧和电影。近年又有粤曲舞台剧《小明星》以及专著《星韵心曲》、《粤曲名伶小名星》问世。 

  目前,星腔在各种粤曲流派中传习最广,并成为连结世界粤籍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的纽带。 

  

  庙会(大仙诞庙会)

 

 

  吕洞宾是道教宗师,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相传600多年前的四月十四日,吕洞宾来到南粤名山罗浮山和西樵山的上空,见两山风光秀丽,游兴大发,纵身一跃,左足踏在罗浮山,右脚踏在西樵山,留下了脚印,后人在上面刻上“仙足”两字。 

  此后每到农历四月十四日吕洞宾诞辰,西樵人都要到白云洞云泉仙馆参拜大仙,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少平安,“大仙诞”成为西樵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民间文化盛会。至今,这项民俗活动已经流传了600多年。2009年“西樵大仙诞庙会”被列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年的西樵山“大仙诞”文化节,最让民众关注的就是吕祖巡游了。当日的云泉仙馆信众云集。伴随着蔼蔼迷雾,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及何仙姑七位神仙腾云驾雾而来,在悠扬的古笛声,齐聚一堂同贺吕祖寿诞。 

  

  真步堂天文历算

 

  

  真步堂通胜即真步堂通书,因粤语“书”、“输”同音,故改“书”为“胜”。真步堂通胜是指由顺德龙江蔡氏于清光绪年间创立并延续至今的天文历法推算模式和通书编撰方式、内容与法则。 

  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政府同意民间翻刻历书后,广东堪舆学家纷纷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实用型通书。光绪十七年(1891),毕业于学海堂的蔡最白,在广州高第街开办“蔡真步堂日馆”,出版《七政经纬历书》,并制成“浑天仪”,最终成为广东择日名家。之后,蔡最白长子廉仿、孙劝昂、劝昭继承祖业。1944年,第三代传人蔡伯励掌航真步堂,增加计算准确率,推动通书精细化,并重新编订琢文堂通书。1952年,蔡伯励移馆香港继续营业。现在已传至第四代。 

  天文历算方面,真步堂遵循历代天文运算法则,不断追求完善地协调太阳、月亮周期在历法上的推算模式,以实现阴阳合一的历法文化思想。其计算方法把西方天文学、数学的计算方法融合进了中国古典天文学。在天文历算成果的基础上,真步堂每年农历4-5月编修下一年通书。真步堂天文历算具有如下特征: 

  1、科学精准:传统的天文历学是“惟求黄道经纬”,而《七政经纬历书》则“参以黄赤大距及诸北极出地高度以斜弧三角驭之”,准确率提高。后蔡伯励更将星象位置计算到小数点后6位,达到“积歩弥真”效果。 

  2、具地方特色:所推天文历法结合省港澳附近地区天体运行、节气等具体情况,通书收录的内容也特地针对广府生活。 

  3、影响深远:真步堂通胜在省港澳地区风行,《七政经纬历书》是必不可少参考书。蔡伯励亦扬名海内外,曾参与香港、广州、顺德等地多项大型基建项目。 

  4、民俗色彩浓郁:真步堂通胜保留传统的春牛图、民间文学类、医药类、天文地理类、二十四孝图说等各种各样充满民间社会智慧的知识,包罗万有。 

  因此真步堂天文历算具有珍贵的科学、民俗学、史学、文化价值,对研究清末以来珠三角的天文科技发展、社会百态、人生礼俗,解读地方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民间信俗(观音信俗)

 

  观音开库信俗是指每年的农历正月廿六日,信众到观音庙虔诚祈祷,并举办生菜会、烧大炮等一系列民俗活动。传说当日是观音一年一次查点钱库的日子,子时会大开金库贷款助民,信众通过各种仪式,可求财运畅通。 

  观音开库是反映水乡顺德观音信仰的代表性活动。观音是顺德人广泛信仰的神灵,自宋代起便有容桂观音堂、龙江紫云阁,之后,祀奉观音的庙宇在顺德各地兴起,信众良多。至少在清嘉庆年间,紫云阁便有观音开库活动。清中后期,“正月观音宝库开”的盛典,屡屡见于顺德清人诗歌中;生菜会在咸丰《顺德县志》、清《点石斋画报》等已有记载。 

  顺德观音开库信俗的民俗特质保存得非常好,包含了借库还库、生菜会、烧大炮等系列民俗活动。活动场所主要有3个,性质共通又各有所偏重。其中容桂白莲公园观音堂以向观音“借”钱、“还”钱的祈拜为主;龙江紫云阁、龙山观音阁两处祈拜和烧大炮活动并重;勒流连杜以生菜宴为主,宴开近2千席。周边乡镇如潭州、小榄、陈村、广州等处的民众以及港澳、东南亚等地的同胞也专程赶来参加。2013年,参与活动参与人数分别约为10万人、20万人、2万人。 

  观音开库信俗,一是具有史学价值,见证了观音信仰在清代顺德传承、流播的情况,具有宗教史学的参考价值;二是具有珍贵的民俗价值,是解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的重要材料;三是具有精神凝聚的作用。活动规模大,影响深,紫云阁、观音阁、观音堂成为了远近信众民俗活动的中心之一,各乡乡民有了产生共鸣的精神载体。省港澳、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同胞也纷纷回乡参拜,并出钱出力筹备盛会,对加强侨胞与本邑的联系,凝聚乡土感情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