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统计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上午 09:54:36

写悼词的人:“悼”别路上,他们用心撰写生命叙事诗

2025-04-03 17:48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何海晴 陈绮婷报道:在殡葬行业中,有一群人执笔为生命撰写终章,他们将人间离散书写为遗世挽歌,为逝者铭刻人生轨迹,亦为家属照亮思念归途。他们就是悼词撰写者,在佛山市殡仪馆工作的阿杰、南海区殡仪馆工作的小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把简单的生平变成充满温情的悼词,把哽咽地思念化作最后的告别。

webwxgetmsgimg

阿杰在撰写悼词。何海晴 摄

让平凡生命在文字中永恒

80后的阿杰成长轨迹与殡仪行业有着不解之缘,其父亲是当地的红白事司仪,小小年纪便在人生课堂上体悟到生命的力量。受父亲影响,他报考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仪专业,毕业后他投身于殡仪行业。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让阿杰磨炼出从只言片语就能迅速提炼一段动人悼词的本领,他会从逝者的年龄、性别、去世原因及花圈信息中找寻逝者特有的生平故事。

00后女孩小悦毕业于编辑出版专业,大学时曾在新闻和新媒体领域实习。2022年毕业后,她一头扎进了殡仪馆的工作,成为一名司仪兼悼词撰写者。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悼词写作,但她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迅速适应了这份工作。

“一开始肯定是要有一点知识积累才能根据告别仪式现场迅速做出临时应变的处理。”小悦说,“我们日常要收集一些在告别仪式上的常用词汇,然后从逝者的生平中节选出精华部分,再进行创作,为逝者还原出一个个完整的人生故事。”

default

佛山市殡仪馆。何海晴 摄

✍悼词摘选:小时候,父亲带我们坐在他肩膀上看世界,他为我们挡去了所有的风风雨雨,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避风的港湾。在我诞生之际,他欢喜地在我的出生证明上签名,而如今,我却要在他的火化证上面签名,确认他的离去,这是无比的悲哀,无比的悲痛。

什么样的悼词才能动人?

阿杰分享道:“真正动人的生命叙事,并非华丽的辞藻,往往深藏在逝者的生活细节中”。像有家属提及爷爷每天都陪孙子吃肠粉、散步,阿杰敏锐捕捉到这便是一种深沉而绵长的爱。在悼词中阿杰并没有采用“无私奉献”“伟大深沉”这样的形容词堆砌出老人对子孙的爱,而是通过“还原”向在场的人娓娓道来:老先生对孙辈的爱,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响亮口号,而是藏在每天早晨准时响起的敲门声里:“‘快起床,阿公带你去吃肠粉咯’——这句寻常的呼唤成了孩子记忆里最踏实的闹钟……”

阿杰说,他格外珍视家属哽咽提及的那些“小事”。它们或许平凡,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具体的回忆,才能让逝者的形象在悼词里亲近起来,让生者的感情完成从哽咽到释怀的过渡。或许很多时候,真正动人的悼词并非出自撰写者之手,而是家属们对逝者的深情回忆。

✍悼词摘选:“小宝,妈妈不需要你有什么成就,只想你今生幸福快乐。你要穿着最喜欢的公主裙开开心心地抵达另一个世界,愿你来生再降临在妈妈的肚子里,成为我们的家人,再见,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此前,小悦接到一对父母的委托,希望她为其因病离世的年幼女儿撰写悼词。这对父母眼中有泪,却带着某种释然。长达数年的病程早已让全家历经无数次心理重建,当最终时刻来临,他们想要的不是撕心裂肺的哀恸,而是希望整个告别会,以一种轻松的基调进行。这对父母将女儿生前最喜爱的公主裙和配饰交给小悦及同事,希望他们能为女儿穿上公主裙,让告别厅化作她最后的华美舞台。

在撰写悼词时,小悦刻意避开“永别”之类的字眼,结合这对父母对女儿的描述,最终凝聚成“请带着这世的记忆与热爱,择良辰吉时重回人间”的美好祈愿。“最触动我的是,这对父母说悼词里并不需要强调女儿曾取得什么成就,只需告诉大家她确实快乐地存在过”。

这场看似“轻松”的告别会,让小悦真切地感受到,逝去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相逢。

webwxgetmsgimg (3)

南海区殡仪馆。何海晴 摄

架起生者与逝者的情感桥梁

在小悦看来,悼词从来不只是仪式的一部分,而是一座连接逝者与生者心灵的桥梁。她说。“一个人去世后,最重要的不是他做了多少丰功伟绩,而是有人记得他。”她曾为一位老兵撰写悼词,家属希望突出他在战争中的贡献。小悦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家属沟通,将老兵的英勇事迹融入悼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逝者的英勇无畏精神。

“逝者家属通过悼词完成对逝者的追忆,我们也要通过悼词鼓励生者要继续勇敢地往前走。”阿杰表示,他见过太多强忍悲痛的家属。他会敏锐地捕捉家属的情绪波动,适时调整悼词内容,让积压的情感找到释放的通道。他也在悼词里鼓励生者对生活燃起希望,带着释然态度继续自己的生活。他始终相信,一场好的告别,应该让生者既能痛快地哭,也能有勇气继续前行。

用专业温暖抚慰最痛的离别

阿杰和小悦都深知,告别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为告别赋予温暖。每一次家属的感谢和信任,都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小悦记得在一天傍晚,有一家三口匆匆赶到南海区殡仪馆,希望当天为其逝去的家人办理后事。为了让家属减少奔波,小悦及其同事加班加点,完成其心愿。这位逝者的老伴不断地和小悦诉说与亡夫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小悦根据家属的描述,最终串联出了一段感人的悼词:“王先生,他用双手撑起了一家老小,与妻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逝者的老伴在告别会上情绪崩溃,老奶奶颤抖的身影让小悦忍不住上前搀扶,并用温暖的话语“托稳”她。虽然没有太多言语反馈,但家属的肢体语言让小悦感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与感激。

在见证离别中读懂生命

阿杰和小悦都表示,从事这份工作后,他们对生死有了更深的理解。小悦坦言不再恐惧死亡,但一次特殊的经历让她重新理解失去。

那天,她为一名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生撰写悼词。告别会上,逝者的母亲哭得撕心裂肺,不停地说道:“我再也没有女儿了,悦悦永远离开我了,妈妈好想你……”。回想当时,小悦仍觉十分触动,仿佛代入了自己母亲在失去她时的样子。

这位开朗的女孩,也曾在脑海里为自己设计过一场欢乐的告别会。“悦悦,愿你这一路有鲜花相伴,吃好喝好,无忧无虑……”她希望自己的悼词要包含亲友对她最好的祝福。同时,她也想依托全息影像等先进科技,让她“参与”自己的告别会,亲朋好友围坐着回忆她生前的趣事,在欢笑中送她最后一程。

webwxgetmsgimg (4)

南海区殡仪馆。何海晴 摄

阿杰则希望他的悼词里能提及自己对职业由衷的认同感,他认为这份职业承载着服务大众的使命,自己在每一次倾尽全力的付出中,既点亮了他人的生命,也完成了自我的修行,如同他的微信昵称——“红尘摆渡人”,渡人亦渡己。

阿杰和小悦都真切地希望,每个生命都会获得最体面的谢幕,只要还有人记得,爱就永远不会消失。

(注:文中案例均经过信息模糊化处理,核心细节源自殡葬从业者真实经历)


(编辑:梁智鹏)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