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宛如一条情感的丝线,编织起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无尽思念。这不仅是慎终追远传统的深情延续,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回响。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佛山这座城市也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4月4日,作为清明假期首日和传统的“正清”,人们纷纷踏上祭扫之路,用各自的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当日17时,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祭扫市民约162.94万人次。
人们缅怀逝者,更彰显出文明祭扫的新风尚,让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更具“清明”之意,传承着家族记忆,也延续着城市的文化脉络。
祭扫高峰:慎终追远传承家族记忆
上午9时左右,佛山市殡仪馆门前车水马龙,众多车辆排起了长龙等候进入。现场实施了人车分流措施,安保人员从早上6时就开始上岗维持秩序,现场秩序井然。
市民们手提肩扛,大包小包满载着祭品,烧猪、烧鹅、鲜花……这些佛山人祭祖的必备品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馆内,人群熙熙攘攘,慎终追远的庄重氛围弥漫在每一处角落。
市民唐先生、李姨所在的大家族,一行30多人,早上7时多就来到市殡仪馆祭扫。除了烧猪、烧鹅、甘蔗等传统祭品,他们还特意带上了先人生前钟爱的鸡仔饼。
唐先生感慨地说:“每年清明,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会来祭扫,这不仅是缅怀先辈,更是家族团聚的契机。父母言传身教,我们也如此教育子女,在这个过程中,一家老小聚在一起,亲情在交流中升温,家风也在无形中代代传承。”
在南海区西樵山福荫园,同样人流涌动。上午9时起,前往福荫园的人流量逐渐增加,不少市民选择下车步行或乘搭免费接驳车前往园区。交警、安保和志愿者等在现场指挥交通、维持秩序,确保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据介绍,现场共有值守人员500多人,园区及其周边停车场可提供约4500个停车位,并开通了2条免费接驳路线,清明节当天共安排23辆免费巴士接驳。
来自丹灶的市民梁先生带着烧猪、鲜花、糕点等物品,和十多名家人早早就来到福荫园拜祭先人。他表示,今年采取线上预约、分流、错峰祭扫的方式,一路上又有工作人员指导分流车辆,很顺利就来到了园区。
“清明祭祖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更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意义非凡。”梁先生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清明祭扫,已经成为传承家族文化、凝聚家族情感的重要方式。
文明祭扫:绿色环保移风易俗更“清明”
近年来,佛山全面贯彻和倡导低碳、绿色文明祭扫理念。清明节前,佛山市民政局发出倡议书,倡导市民通过敬献鲜花、居家追思、网络祭扫等绿色低碳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在顺德区乐从菊荫园,曾小姐轻轻拂去墓碑上的尘埃,将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我们每年都会到园区内鲜花义卖点购买鲜花,鲜花祭扫更环保。”她表示,虽然祭扫的方式随时代变迁,但对故人的感情不会变。如今,越来越多市民像曾小姐一样,选择用鲜花来寄托哀思,鲜花祭扫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式。
佛山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在清明期间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以便市民以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佛山市殡仪馆联合社工组织、市慈善会及市精神病治疗所,在馆内烈士亭广场开展为期4天的“绿色清明·文明追思”主题系列活动,设有“纸钱换鲜花”“生命树寄语”“天堂信箱”“慈善义卖”等多项暖心服务及活动。
在“天堂信箱”活动摊位前,许多市民在完成祭扫后,纷纷驻足,拿起纸笔,将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化作饱含深情的文字,倾诉在信笺之上。10岁的符永兑写给已故外公的信格外令人动容。他在信中向外公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近况,并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每年清明我都会来祭扫,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南海区殡仪馆在纪念楼拜祭区内开展“心祭明礼・生态共融游园会”,开设了“春日万事屋”政策宣传、“种子盲盒研究所”香烛换种子、“春绿印爱乐捐坊”等5个摊位。这些活动不仅倡导了环保理念,还为市民提供了新颖的祭扫体验。
佛山还积极探索“殡葬+公益”模式,通过鲜花义卖、生命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生命观。
今年是顺德慈善会举办鲜花慈善义卖活动的第20个年头。清明当天,慈善会在飞鹅墓园现场提供约8000束鲜花进行义卖,义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慈善。西樵山福荫园联合西樵团镇委、西樵镇文明办、西樵慈善会在现场设置了2个鲜花慈善义卖点,开展鲜花义卖,鲜花换炮竹、鲜花换香烛纸钱等活动。截至4月4日16时,西樵山福荫园鲜花义卖已筹得款项23988.97元,善款将全部捐助到西樵镇志愿者发展慈善基金。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铭记英雄事迹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少市民在完成对先人的祭扫后,自发来到各祭扫场所的烈士纪念区域,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在佛山市殡仪馆内的佛山市革命烈士纪念亭,前来祭扫的群众络绎不绝。该纪念亭于1986年由佛山市政府修建,旨在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和国家、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佛山英烈。亭内安放着69名烈士的骨灰,其中17名为无名烈士。
六年级学生黄思睿与母亲一同前来,特意为革命烈士献花。“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黄思睿的话语,代表了众多前来祭扫的市民的心声。还有很多市民来到纪念亭前,以默哀、鞠躬、献花等方式,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南海区西樵山福荫园,长眠着烈士任耀楚。市民李女士是任耀楚在南海中学就读时的同学。清明节当天,她特地带上子女,在任耀楚墓碑前献上鲜花,致以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李女士表示,同学们在高中时代跟任耀楚的感情很好,不少同学每年都会自发前来缅怀。“我们没有忘记他,我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会来看望他。同时跟子女讲述英烈的光荣故事,引导年轻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李女士说。
在这个清明,佛山市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逝者的追思、对文明的践行以及对英烈的敬仰,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温情与力量,文明祭扫的理念也将在这座城市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何其辉、黎俏婷、彭一冲
(编辑:黄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