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5年佛山祖庙北帝诞民俗活动热闹上演。活动中,300多名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化身非遗传承人,通过春祭仪典、北帝出游、非遗手作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活动现场,“00后”学生手持清代仪仗,迈着庄重的步伐庄严开道;百名学生紧密协作舞动“人龙”,场面震撼壮观;天真萌娃俏皮演绎“大头佛”,可爱模样萌翻观众……这场跨越600年历史长河的文化盛宴,在Z世代的奇思妙想与热情演绎下,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学生方阵各展风采 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今年的北帝出游精心设置了4个学生方阵,无疑成为巡游活动最亮眼的看点。
上午8时,顺德陈登职业技术学校的128名学生,身着古朴典雅的传统服饰,手持现存唯一一套完整的北帝祭祀仪仗缓缓入场,正式拉开春祭仪典的序幕。金漆木雕高脚牌高高矗立,威风凛凛;铜铸八宝仪仗熠熠生辉,夺目耀眼。这支全部由“00后”组成的仪仗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已连续四年肩负起守护这项始于明代官方祀典的重任,从未懈怠。
表演队伍中,由顺德区杏坛3所学校百名学生组成的人龙舞方阵惊艳亮相。他们紧密相依,以身体为“龙骨”,化作一条灵动的“人龙”,生动再现了清代状元梁耀枢荣归故里时的盛大场景。队员们的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柔美,刚柔并济之间,尽显非凡气势,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与热烈掌声。
南海区西樵民乐小学的30名萌娃,头戴憨态可掬的大头佛面具,手持轻巧的葵扇,蹦蹦跳跳,嬉笑玩闹。他们天真烂漫的模样,活泼可爱的表演,为古老的岭南民俗注入了满满的童趣与生机,引得观众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些可爱瞬间。
禅城区东华里小学的学生以南派醒狮作为开路先锋。他们精神抖擞,每一个眼神都透着坚毅,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将黄飞鸿武术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佛山武术之乡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传承,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昂扬风貌。
非遗教学创意十足 哪吒主题引爆童趣
活动中,一场独具匠心的非遗教学活动同步在佛山祖庙举行。广州非遗通草画传承人苏昕带领40名小学生一同创作哪吒主题的通草画作品,引导青少年在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通草画作为18到19世纪广州外销画的经典代表形式,凭借其独特的通草纸材质以及色彩在纸张上晕染出的明艳效果而闻名遐迩。
教学现场,孩子们围坐在苏昕身旁,全神贯注地聆听她讲解通草画的绘制技巧与历史渊源。随后,在苏昕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在轻薄的通草纸上认真勾勒,大胆上色,一幅幅憨态可掬的哪吒头像逐渐呈现出来。
“原来通草画这么有意思。”禅城区环湖小学二年级学生张妍兴奋地赞叹,言语中满是对非遗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民俗的新认知。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负责人透露,今年馆校合作进一步拓展,涵盖了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10所中小学,致力通过创新性地打造“非遗+教育+文旅”融合模式,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扎根在他们心间。
禅城区环湖小学校长任利华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更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可行路径。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编辑:刘晨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