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发展的佛山民营经济去往何处? 权威学者和嘉宾共话佛山经济未来发展

2024-10-27 08:10 来源:佛山日报

经济承压发展,佛山如何走好前路?在10月26日举行的佛山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成立40周年庆典上,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等权威学者和重量级嘉宾分析局势、洞察机遇,为在场的数百位佛山企业家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龙永图:四个“锦囊”助力企业出海

  “昨天我去了佛山创意产业园,发现佛山还能制造快乐,这很了不起。”一开场,龙永图就向与会企业家分享了最近在佛山的见闻。

  龙永图表示,搞经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高兴、让老百姓幸福,佛山的企业家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他们为人民过上好日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会上,龙永图作了题为《形势严峻坚定信心》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经济全球化以及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表示,过去,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包括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力量。如今,前面两种力量都失灵了,能推动全球化的只有科学技术的力量。因为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能够在全球流动。

  龙永图表示,搞高科技研究需要高投入,高投入需要高回报,高回报就需要市场。而中国恰恰是很多高新技术产品的最大市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对全球化的决定性力量,也决定了全球化浪潮是不可挡的。

  对于前所未有复杂的国际形势,佛山企业又该如何走好“出海”之路?龙永图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用好国家的制度性开放框架。比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企业出海的时候要研究好这些文件,到底有哪些重要领域和重要政策。

  二是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企业出海要克服很多盲目性,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非常慎重、理智。对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市场环境,要认真研究,去国外考察非常重要,且一定要拿到第一手资料。

  三是企业出海一定要做到互利共赢。不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更要考虑去海外投资能给当地带来什么,要学会换位思考,为当地创造税收,做好环境保护,尽好企业责任。

  四是要充分用好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举措。目前,中国在全球设立了70多个对外投资合作工作组,助力企业出海,这些官方机构的资源可以好好用起来。同时,也要注重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介机构加强合作,他们对于法律服务、公共税务服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调查成本。

  王志纲:今天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布局未来最好的时候

  “我对佛山太有感情了,我亲眼看到佛山从一个遍地草根的地方,长成了到处都是参天大树的城市。”王志纲开篇即概述了佛山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变化。

  在这场《四十不惑——解码佛山民企之道》的主题演讲中,王志纲从佛山为什么能凭借草根的力量崛起、企业如何出海、民营经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命运3个方面,深度解析了佛山制造以前为什么能、未来如何能。

  佛山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沃土?

  王志纲以原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原顺德县委书记黎子流为例,讲述了佛山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如何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王志纲说,在那个人人“谈富色变”的时代,正是这两位县委书记率先举起大旗,鼓励当地的农民、能人为自己改变命运,甚至还在地方出现万元户时,带着县委班子成员登门拜访去贺富。

  在企业广泛关注的出海问题上,王志纲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必须出海。

  王志纲表示,中国制造业产品极有竞争力,走出去是必然之选。他总结了中国企业出海的4种形态,包括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商业业态出海、文化出海。“出了海开新局,各得其所、各有所需,你可以在不同层面去施展你的能力。”

  那么在当前的局势下,民营经济将走向何方?王志刚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民营经济的“定海神针”。同时,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从法律上给民营企业和国企平等的待遇。

  “所以我告诉很多民营企业家今天不是冬天,而是春天的开始。”王志刚说,“今天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布局未来最好的时候。”

  朱兴明:外部承压时企业更要向内求索

  “我们有很多企业特别忙,经常开会,在会上布置这个事必须干好那个事必须干好,但这样效益是最低的。什么效益高呢?就是经营效益,要以客户为作业面而非任务为作业面。”朱兴明作了题为《抓结构锻新质》的主题分享,从治理结构、锻造新质生产力等角度为企业发展把脉支招。

  在朱兴明看来,外部环境承压时,企业发展更要向内求索,狠抓企业治理结构。“我用‘抓’结构而非‘调’结构,因为‘调’太慢了。”他认为,企业效益分为三类,分别是就具体任务而言的管理效益、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效益和“形而上”的结构效益。

  “中国的企业,很多只讲形而下的东西,很少讲形而上的东西。”朱兴明说,企业现出问题时,很多人认为是经营出了问题,但其实是公司治理、战略出了问题,是形而上的问题。

  朱兴明以华为为例,说明企业建立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曾有人提问,华为从几百亿发展到1000亿的过程中,任正非干了什么?就是抓人才结构。任正非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所有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永远是第一战略。”

  佛山民营企业发达、“草根”企业众多,不少企业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都遇到过企业治理上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朱兴明建议,要通过建立治理结构的方式来解决:“当一个公司小的时候,老板就是经营者,都看得见,操控一下各个环节就能做好了。当公司越来越大,老板已经看不过来了、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一定要靠一种结构和架构去构建经营的模式。”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倪玉洁、阮凤娟、陈伯青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