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15项成果上榜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

2025-01-02 08:24 来源:佛山日报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报道:广东省教育厅近日公示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名单,其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196份,特色课程群建设优秀成果18份,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优秀成果37份,佛山市共有15项成果上榜。目前,公示时间已完成。

  佛山一中的《天文观测》入选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名单。佛山一中在20多年前就已开设天文学相关特色课程。如今,《天文观测》已成为佛山一中“加木课堂”系列校本课程中一门炙手可热的选修课。

  “最早期的天文观测课程更多地倾向于望远镜的实操和拍摄,现在的新课程加入了更加系统的天文知识的科普等。”佛山一中地理老师蔡清辉介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天文观测的基本方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2024年12月举行的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佛山赛区)高年组初赛中,佛山一中共有9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

  据了解,佛山一中曾培养出孙锦云将军、陈飙松教授等航天军事专家,邀请功勋航天员杨利伟带领“航天英雄”走进学校与师生互动,普及航天、天文知识。为推动《天文观测》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购置了天文望远镜、活动星图、天文软件等观测工具,并筹备建设天文观测实验室,成立天文观测学生社团,探索多样化培养创新人才新路径。

  “同学们对实践操作环节最感兴趣,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宇宙中的神秘行星,所以我们会经常带领学生对太阳黑子、日食、月食和流星雨等天象开展观测和拍摄活动,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蔡清辉说。

  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也早在2012年就引入3D打印机等设备,设计3D打印技术相关学习课程。在3D设计与打印工作室里,学校购置了20多台3D打印机,每周两节的3D打印课吸引了100多名高一、高二学生报名,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社团课和拔尖课,对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学校开发的《设计未来:3D打印技术与环保项目深度融合课程》成功入选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该课程以景区“悬崖环保”为主题,分析《AI响尾蛇垃圾收集机》这一学生设计项目案例,以无人机代替人进行危险区域的垃圾收集的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培养学生学习以国产软件中望3Done为主的三维设计思维与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D打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课程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能走得更长远。”课程负责老师刘世能表示,通过融入深度学习、STEAM、项目教学、AI智能体等创新方法,引导学生找寻设计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目前,该课程经过不断实践与更新,形成了省级课题,被推广到广州、清远等城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