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牵头组织的《两会热线》融媒体节目第二期举行,围绕“佛山如何激发文旅新活力,打造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话题,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与市民互动交流。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文旅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今年初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春节后,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要推动文旅资源化点为珠、串珠成链,加快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塑造佛山文旅城市超级IP。
市人大代表,佛山市畅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毅成表示,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有利于打破碎片化发展模式,推动资源统筹与区域协同,构建“山水城文”融合的文旅生态圈,推动全域旅游升级。同时,强调将功夫、醒狮、陶艺、美食等佛山独特的岭南广府文化符号提炼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文化标签,通过IP化运营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增强佛山在大湾区的文化话语权与经济竞争力。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极点城市,有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优势、地道粤菜佳肴的美食优势、岭南水乡胜地的生态优势、千万人口集聚的市场优势等。
近年来,佛山众多文旅品牌火“出圈”,带动了不少游客增量。佛山如何进一步激发文旅新活力,助力打造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市政协常委、广东盈香生态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秀雁建议,加强文旅资源整合,串联五区特色景区景点,打造跨区经典旅游线路,丰富佛山旅游体验;同时要重视城市品牌整合营销,加强与可视化平台合作,挖掘推广全市网红打卡地、美食小吃、夜经济街区等产品,推出旅游新玩法、新体验,塑造鲜明的佛山文旅品牌形象,让佛山的文化和美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市政协委员、广东拔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主管龙吟啸建议,策划组织更多引领潮流的国际性文旅品牌活动,例如“徒步挑战赛”“湾区户外体验周”等,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参与者带动话题度,形成自然流量,让城市文旅更出彩。
夯实文旅基础设施
发展文旅产业,城市基础配套是重要支撑。佛山要打造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目前还有哪些基础配套需要提升?
“佛山中心城区景区景点的停车配套设施不足,游客停车不方便,会影响体验感。”针对景区景点交通配套问题,市人大代表,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塔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翠婵提出了建议。
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佛山中心城区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接驳,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例如在梁园-祖庙-南风古灶等岭南文脉轴线上增设交通接驳专线,串联起分散的景点。”谭翠婵还建议,推广“文旅一卡通”,覆盖公交、景点门票等,从而带动更多市民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淄博烧烤、东北冰雪……网红城市的爆火先例无不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文旅出圈,除了有过硬的文旅产品供给,全市人民参与其中、争当城市文旅宣传员也是一项真诚的必杀技。
对此,王毅成建议,佛山可以探索完善旅游服务体制机制,建立佛山“城市文旅导赏员”队伍,吸引职业导游或领队、博物馆讲解员、退休教师、文化行业相关领域人士等,以及更多爱佛山爱家乡的普通市民,作为城市形象宣传大使,宣扬传播这座城市的真善美,让更多来佛山旅游的客人领略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魅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陆佩兰
(编辑:梁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