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应急弦”,守好“安全关”!顺德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媒体座谈会

2024-06-21 21:12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沈亚妹报道:为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提升公众对顺德区应急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知,6月20日上午,顺德区应急管理局召开了媒体交流座谈会。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发彬及局班子成员出席本次座谈会。局相关股室负责人和12家媒体代表参加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重点围绕防洪、防强降水、防台风、安责险推广以及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等工作展开深入讨论。

座谈会上,顺德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黄海明谈及顺德区2024年“龙舟水”和下半年台风防御工作情况。今年以来顺德区气温偏高,降雨总体偏多,入汛以来降雨明显偏多。截止至6月18日,顺德区平均气温21.7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9度。累积降雨量1011.6毫米,较常年同期(841.2毫米)偏多20.3%,4月4日开汛以来降雨量达到947毫米,较常年同期(642.3毫米)偏多47.4%,历史排名第六。龙舟水以来累积降雨量451.7毫米,较常年同期(307.2毫米)偏多47%,历史排名第六。共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36次、橙色19次、红色6次,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39次、橙色14次、红色1次,冰雹橙色预警信号10次。

暴雨灾害预测:汛期内顺德区暴雨日数正常略偏多,局地将出现大暴雨以上的极端强降水。台风影响大,可能引发较严重的局地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需特别注意防范类似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和2023年强台风“海葵”登陆后带来的强降水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台风预测: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有3~5个,接近常年略偏少,有强台风影响的可能。

在工作部署方面,9处堤防险段均已编制抢险应急预案,汛期加强巡查监测;6处三类闸均已制定限制使用方案;2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13处(10处已完工、2处正在施工、1处展勘查设计),专业监测10处;2宗破堤水利工程已完成堤身回填,基本恢复防洪功能。前期,顺德区还通过交警部门排查区内30多处道路水浸点,完善水浸内涝点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每个水浸点逐一落实村居网格、管养单位、主管部门、市政保洁、交通管制和排涝队伍的责任人。

同时,顺德区应急管理局呼吁广大市民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关注预警信息,避免在危险区域活动。

在安责险推广方面,顺德区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谭永向媒体介绍了安责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强调其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风险的积极影响。同等保额下,安责险对比雇主险、团意险、公众责任险、工伤保险,保障更全,保费更低。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安责险的推广力度,提高企业的参保率。主动接受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充分发挥好安责险事前预防与事后保障作用。

顺德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谢灿璋通报了近期顺德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情况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严格执法检查,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在媒体交流提问环节,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于媒体较为关注的乡村防灾减灾的各项措施,李发彬认为,在乡村安全方面,顺德区连续三年投入3千万资金在全区205个村、社区建立了应急消防综合救援站,是村社区内防旧一体的扶持设施,以防为主的是80个,防救一体的有125个。以防为主是起到检查宣导的作用。防救一体的是囊括小型消防车等各种装备。应急消防综合救援站是微型消防车的升级,综合了消防和应急两项功能,落实到了防和救的最后1公里,至今统计累计参与各类救援超2000起。水浸问题则已纳入“以水兴城”项目,去年顺德区有138个水浸点,经治理后,目前未出现严重水浸情况。

李发彬强调,一是防范各类人为导致的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目前顺德区的事故总量仍然很大,不仅有传统自然灾害、工业领域发生的各类伤害事故,也有新兴领域如出租屋、废品回收等领域事故的频发。其余地区也有新业态的事故发生,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做到以防为主、防范优先。

二是把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理念贯彻在安全生产领域,践行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推进服务式执法,帮助企业不断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希望通过广大媒体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打通交流沟通渠道,让企业员工、百姓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减少事故发生,畅通生命通道,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安全稳定的顺德。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