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政协开展提案“回头看”活动,为桥下空间改造抓“症结”开“良方”

2024-06-21 21:15 来源:珠江商报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赖珊桦报道:6月20日,顺德区政协开展提案“回头看”活动,实地调研高赞大桥桥下空间改造和利用情况,并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为桥下空间现有的“症结”开出管用“良方”。区政协主席冼阳福、副区长黄志捷、区政协副主席招霞红等参加活动。

  近年来,顺德区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聚焦桥下空间改造利用这一重要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撰写并提交了多份关于桥下空间高效利用的提案,助推全区城市品质提升。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已完成52处桥下空间整治利用,面积约76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二。

  活动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高赞大桥容桂段及杏坛段的桥下空间改造情况,详细了解两个桥下空间的功能定位及长效管养措施。在容桂,桥下空间被活化改造成公交首末站,既满足了公交车回场维护、充电、停放等需求,也改变了桥底脏乱差的现象,提升城市品质。杏坛段则聚焦周边园区职工和居民需求,将桥下空间改造成色彩缤纷的桥畔公园,设置涵盖各年龄层人群使用的功能区,并配套105个停车位及智能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座谈会上,顺德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冼英伟介绍了全区在推进桥下空间整治利用上的成效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并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随后,区政协委员围绕“打造新型桥下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展开交流。

  区政协专职常委、城建委主任周新年认为,近年来,顺德许多桥下空间都已实现由“灰”转“靓”,但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有待进一步加强。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把桥底从难治理的市政空间看成城市重要的资源,在征地或工程招投标前期明确桥底的归属问题,避免因权属不清而导致的矛盾纠纷。在综合利用方面,应优先保障交通功能的实现,同时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多样化、多元化的应用方式。在明确产权和管理边界的基础上,应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桥下空间的整治和利用,推动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政协常委苏耀江同样认为,桥下空间改造要做好评估及规划,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向和目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此外,还需关注植被绿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功能设施对周边居民的适用性,并设定相应的利用率监督指标,避免公共资源闲置浪费。

  “桥下空间应根据实际面积和沿线市民需求来确定其功能定位。”区政协常委罗军表示,应进一步健全政策配套体系,积极推行开放运营模式,从政府一元主导走向多主体协同参与,从而有效提高公共空间的运维效率和综合效益。

  区政协委员彭丹泓就延伸桥下空间商业属性和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建议,她认为,桥下空间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开放性,除了满足简单的休闲运动功能,还可以引入新潮元素或文化主题,如打造宠物友好型公园或举办文化展览、创意市集等活动,让市民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激活文旅商业潜力。区政协委员黄爱红以先进地区为范例,提出运用智慧化手段提高桥下空间利用率。

  黄志捷肯定了区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他指出,在桥下空间的改造上,顺德已迈出了蝶变的第一步,正稳步迈向更高质量的第二步。有关单位要强化系统规划与执行,审慎调整桥下空间定位,新建项目应注重设计与管养结合,合理配置相关设施;要强化监管并重,提升主管部门和国资单位责任意识,加强桥下空间管理与监管,确保可持续性;要强化多元共建,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沟通,共同推进桥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桥下空间建设运营,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冼阳福强调,顺德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不仅要产业强,还要环境美,桥下空间改造既是提升城市风貌和品质的关键一环,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深入研究和实施。近年来,顺德持续加大研究部署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一个个桥下空间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快桥下空间属地化利用,结合沿路两侧的主体需求进行项目开发,积极探索并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确保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要借鉴先进地区和顺德区内已有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规划方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鼓励桥下空间进行市场化运作,推动公共空间高质量发展,“希望政协委员继续关心关注城市建设,围绕桥下空间品质打造建言献策,为顺德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作出贡献”。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