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中老年人身上,都藏着一幅“骨折地图”。随着年龄增长,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中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一旦跌倒,极易骨折,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3月19日,高明区老年骨折诊疗中心在区中医院正式揭牌,为高明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骨科专家提醒,如果不幸跌倒或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切勿因忌讳手术而延误治疗。
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胡永波正在查看患者情况。
专科中心助力老年骨折康复
9天前,84岁的谢叔不慎摔倒,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被紧急送往高明区中医院。得益于医院开通的老年骨折绿色通道,谢叔在48小时内顺利完成手术。“高明区老年骨折诊疗中心成立后,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便了很多。”在病房里照顾谢叔的吴女士感慨道。
对于高龄患者而言,骨折治疗面临诸多挑战。高明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邓聪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65岁以上老年病人占比超过10%,老年人的骨折治疗需求量较大。”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骨质脆弱,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同时,他们大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增加了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此外,术后康复护理也是一大难题,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并发症。
高明区老年骨折诊疗中心的成立,旨在集中医院多学科力量,专门处理老年人骨折问题。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胡永波介绍:“我们力争在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会诊,48小时内完成手术。这一流程的优化,大大减少了老人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元凶”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折?胡永波指出,老年人跌倒或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许多老年患者无法承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而造成这种骨折的原因多为暴力伤,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和监测骨质情况至关重要。
预防骨质疏松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监测骨密度,若出现抽筋或全身性骨痛,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有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应及早干预。
胡永波建议,老年人在预防跌倒的同时,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合理膳食,适当进食虾皮、牛奶、鸡蛋等富含钙的食物;常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_3合成,从而帮助钙吸收。
“如果不幸跌倒导致骨折,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切勿因忌讳手术而延误治疗。”胡永波强调,区中医院整合骨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资源,成立老年骨折诊疗中心,旨在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种方法预防骨折发生
骨折的情况在老年人群当中尤为高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要怎样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呢?
合理锻炼: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但应避免球类、快跑等危险性较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雨雪天或地面潮湿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饮食补钙:多吃奶制品、鱼虾蟹、肉类、禽蛋、豆类及豆制品、干果等富含钙的食物,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居家安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要保证安全,避免地面湿滑、家具摆放混乱等跌倒隐患。
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体检,检测骨质疏松情况。已患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小贴士
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市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免因处置不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2.不要急于搬动病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开放性骨折或发生出血时,应马上进行止血、消毒和包扎,避免病菌侵入骨髓引起骨髓炎。
4.用夹板或树枝、木棍等物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厚纸板、杂志等也可以利用,并用棉花或布料等柔软物品垫在中间,防止硬物触碰受伤部位。
5.颈、脊椎或腰部骨折,要让伤者躺在木板上,再在其颈部或其他受伤部位用软布或毛巾绑扎保护好伤部。
文/图高明融媒记者陈嘉懿
(编辑:刘晨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