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佛山高明的万亩稻田在太阳下金光闪闪。根据相关部门预计,今年我国秋粮面积13.1亿亩、同比增加约700万亩;秋粮商品粮旺季预计收购量达2亿吨。目前夏粮旺季收购主产区超6300万吨。新华社评论称,在全球局势持续动荡、国际粮价高位波动中,我国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丰收,夯实了“压舱石”,稳住了“定盘星”。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民以食为天,只有粮食安全了,老百姓的肚子吃饱了,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国家才能长盛不衰。当前,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洗脚上田的人渐多,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等话题似乎离大家越来越远,更遑论切身感受了。诚然,社会发展让一部分人留在农口,解决其他人填饱肚子的问题,并能够更好地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多元需求的必然。但是,不论我们的第二、三产业走得多远,不管我们的生活多科技化、数字化,农业始终是根基,粮食始终是命脉。
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农业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形成,更说不上中华文明了。不管是传说时代还是信史时代,农业都是值得一提再提的事。上古有神农氏、后稷的传说,《白虎通》有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和农业相关的字,如“禾”“来”(小麦)、“黍”,还有“秋”就像是在原来像蟋蟀的字形下面加上了一个“火”旁,表示用火烧死蟋蟀这种对农作物收成有害的虫子;“方”“旁”等则是耕具等等。这些字也一直沿用下来,频繁使用,只是历经朝代更迭,字形发生了变化,有些字义也出现了衍化。而考古发现,早在5000-10000年前,中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华南地区、黄河中游的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的东海岸地区,就已经进入农耕时代,并形成了彭头山、裴李岗、仰韶、良渚等文化形态。各部族受人口增长、耕作不足影响而对外扩张,彼此间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在相互争执和协调中逐渐融合为同一背景和传统的中华民族和最早的中华文明。
甲骨文“禾” 甲骨文“黍” 甲骨文“来”
农业让先民得以定居,粮食的富余也催化了文明的产生与进步。而要持续做到粮食增产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且有富余,除了耕地,更需要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从“夏后氏五十而贡”到“周人百亩而彻”(《孟子 滕文公上》),从最早的刀耕火种,到走向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都说明农耕技术在不断改良。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水稻、玉米机收率分别超过97%、94%、7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目前的62%。技术的改良除了体现在工具的进步外,还深藏在种业创新中,诗人笔下所描述的丰收景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 李绅 悯农),“当代神农氏”袁隆平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努力,都表现了对种子蕴化能力的赞叹和无穷想象力。只有不断改进生产方式,破解种子高产的密码,才能更好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是对历史的深邃把握和对现实的客观观照,更是对“长久立”的深谋远虑。
农业生产从来不易。哪怕到了今天,农业生产仍很难摆脱“看天吃饭”的命,仍需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业劳作需要经历开荒、拖肥、耕地、整理土地、播种、浇灌除草、采摘收割等环节,需要时刻应对旱涝、虫害等自然灾害,每一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正如诗人戴复古所言“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而哪怕农人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也难以避免因天灾而粮食歉收。因此,每一次的丰收不单是为成果而喜悦,更是对自身勤劳奋斗、战胜自然灾害的欣喜。正因为粮食收成不易,所以丰收对大家而言就极不平凡。
当我们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候,不忘农业生产不易,悯恤农人劳作艰辛,做到“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是个人该有的良知。当我们的国家向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迈进的时候,勿忘农业强国这一前提,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则是全社会该有的共识。只有大家都正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的祖国才能行稳致远,我们的文明才能永葆青春,我们也才能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
文/郑铿志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杜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