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网评 | 高明,“西进”大势下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2024-05-30 16:42 来源:佛山新闻网

栏花

近日,《佛山市高明区落实西进计划加快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规划蓝图敲定,珠江西岸进入“高明时间”,也预示着高明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省、市政策加持、珠三角枢纽机场系列重大工程开建等重大利好,意味着“泼天富贵”已经来临。如何把握历史契机,接住这“泼天富贵”,是摆在高明面前的一道“高考题”。

作为全国百强区的高明,要说底子薄,放在全国大家都不信。但放在本土,高明就成了佛山的“西伯利亚”,最大的特征就是“地广人稀”。总面积938平方公里的高明,常住人口47.42万人,人口数量大抵和禅城区祖庙街道相近。其次,高明在佛山属于典型的农村城市。77个村居中有54个行政村,保留了丰富的乡村文化形态,且“一老一少”占比较大。农林渔广为分布,成为高明的特色景观。第三,拥有佛山最开阔的天际线。即便是城区,也鲜有连片的摩天大楼,200米以上的写字楼更是寥寥,这也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特征并非劣势,而是高明发展的韧性所在,代表着广阔的承载空间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西进计划”就是打开高明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的一把“金钥匙”。计划以打造机场临空经济区为总牵引,统筹业态和城态发展,对全区产业、空间、交通、人才、公共服务等进行布局,着力将高明建设成为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珠江西岸交通枢纽新门户和高品质山水田园城市。未来的2025年和2030年,高明GDP将力争去到1250亿元和1600亿元,而2023年高明GDP为1100.5亿元,如果能实现150-500亿的增量目标,对高明来说就是“泼天富贵”。

接住“泼天富贵”,高明要有大决心、大视野、大行动。决心是发展的源动力。省、市倾注大量资源在高明,期盼高明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最大增量,高明除了心领神会,更要下大决心,将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变“西进计划”蓝图为实景,变“西伯利亚”“村态”“老态”等刻板印象为国际化、诗意化、年轻态的新形象,真正成为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

视野决定发展的维度和格局。未来的高明,不仅是佛山的高明、中国的高明,更是世界的高明,只有置于世界,高明才可能打开发展的格局。珠三角枢纽机场就是高明联系世界最直接、最重要的桥梁。因此,要用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这一最大优势,把它变成佛山乃至珠三角对外链接人、财、物的逵路,吸引全球客商、游客、侨胞走高明路、用高明地、赏高明景、品高明菜,并最终成为高明人。高明广阔的承载空间,就是五湖四海人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有行动,梦想才会照进现实。论行动,高明既要大胆预想,更要务实演进。积极预想往往能刺激信心和行动。预想不是空想,而是照着“西进计划”提出的任务和目标,辩证预判困难和机遇、预设场景和进程,进而凝聚上下一心的共识,以更具前瞻性、缜密性、针对性的举措推进计划实施见效。例如,针对高明地广人稀,城态不足、村态明显,在佛山五区中经济落后等情况,我们可以预判到人才竞争、土地博弈、产业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可以从顺境、逆境的场景预设中找寻方案,提前预演,推进落地,做到“虚功实做、落地拆招”。

高明有句广为流传的宣传语——“选择高明,高明选择”。以前许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搞不懂选择高明的高明之处在哪。但随着“西进计划”“就业入户”等政策和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项目的落地,“高明选择”或将不再是自我安慰,而是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大胆畅想“西进”大势下高明未来的美好图景;水陆空繁忙立体交通,山水间康养慢生活,人流、物流、财流汇聚百年商埠。而图景走进现实,关键还看高明。

文/郑铿志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尾图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