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看到一段视频,令人揪心不已。视频中,一个视障男孩凭借着盲杖独自走在盲道上,在遇到一处凸痕不明显的地方时,便弯下腰用手指缓缓地反复触摸地面,试图寻找盲道的方位。据报道,这一幕发生在山东临沂,视频中的男孩15岁。这个男孩放学后独自回家,而他的妈妈在一旁全程默默守护。这位妈妈说,孩子在放学路上行走时,因路面老化,他感觉不到盲道上面凹凸的路况,只能弯下腰用手去触摸盲道,“我在旁边悄悄地跟着保护着他,却不敢打扰他。”这一幕,让许多人瞬间破防。一时间,关于“盲道上究竟有多少盲人走”这样一个似乎快要“过时”的老问题又被人们“捡”起来,重新审视。
谁来撑起视频中那个“弯腰摸地”的男孩,让盲人出行更安全、更有保障,让盲道真帮“盲”?这是这段视频“自带”的无声之问,也是被再次“激活”的时代之问。
中国盲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视障人士超过1700万。盲道在他们心中究竟是一个什么“道”?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现实中,许多盲道破损、中断、被占压等问题依然普遍,很多盲道“罢工”已久,形同虚设。对此问题,近些年来有媒体在公开报道中连发追问:“盲道上的盲人去哪儿了?”
在广大盲人群体中,有这样一位特殊人士也发出痛心之问。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盲人按摩学会会长王永澄是近3000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在日常调研中,王永澄同样发现很多盲道建设不规范、中断、被占用等问题。“这叫盲人怎么敢走出去?怎么能走出去?”作为盲人代表,王永澄建议,盲道不宜到处铺设,避免资源浪费,要重点在盲人频繁出入的生活和工作区域及其他关键点位铺设,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盲人群体被称作“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永澄直言心声,“我一定要把盲人兄弟姐妹们的声音带到大会上,我们盲人看不见,那就让更多的人来看见我们。”
“那就让更多的人来看见我们”,言下之意,就是我们不仅要看见他们积极的生活状态,也要及时捕捉到类似“谁来撑起那个‘弯腰摸地’男孩”的无声之问。这是一种无形的信号,它提示社会治理者,不能热衷于光鲜亮丽的“显绩”,对于老问题,不能因其“老”而选择遗忘,积“老”成疾,错失发展的“后劲”。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要想得起、跟得上、处理好种种“老问题”,回应好潜伏于老问题上的“无声之问”。拿盲道来说,当下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对盲道的治理,让盲人,更让普通大众明白,盲道是一个便利之道,一个文明之道。在此方面,同样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潜功”不“浅”做,“撑腰”而不撑面子,从“潜功”中孕育社会发展的潜力。
谁来撑起那个“弯腰摸地”的男孩?一部法的出台,是最有力的回响。202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专门作出规定,为那个“弯腰摸地”男孩“撑腰”。此法明确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责任主体,同时明确禁止违法占用和破坏无障碍设施,有违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徒法不足以自行。无障碍环境刻画出的是社会文明的“筋骨”,强壮筋骨乃法治之效力所在。如今,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步入法治轨道,人们期待的是,借着法治之势,推动治理者重潜绩、下潜功,让诸如“盲道上的盲人去哪儿了?”之类的老问题,不再只是个“追问”。
文/李艳龙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欧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