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网评 |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托举广东高质量发展

2025-02-06 18:59 来源:佛山新闻网

content_65f0019220779

2月5日,新春的曙光洒在南粤大地,这片改革发展的前沿热土迎来了又一重要时刻。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再度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新的一年里为广东奏响了激昂奋进的旋律,清晰而有力地勾勒出未来前行的方向。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当下,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命题。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广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继续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密钥。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富强。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产业发展关怀备至,明确指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不仅是广东的立省之本、强省之基,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支撑。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先行先试、作出示范的光荣使命,必须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产业版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的战略选择。回顾广东的发展历程,从“三来一补”的起步阶段,到崛起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如今朝着智造基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大步迈进,每一次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都凝聚着广东人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华为、小鹏汽车、魅族科技等一批优秀企业的崛起,不仅是广东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广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出击、积极作为的有力见证。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广东唯有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始终屹立于时代的潮头浪尖。

广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体系完备,涵盖了制造业的所有大门类,多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活力;配套能力强大,各地市产业各具特色又相互协同,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业生态,实现了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的高度耦合;发展空间广阔,地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潜力巨大,粤东粤西粤北及县域地区更是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这些优势是广东的底气所在,只要坚定信心,定能将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然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绝非坦途,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等,都给广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正如黄坤明书记讲话中所说,因其不易,更需勇毅,更彰不凡,更显担当。只要广东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就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广东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巩固和优化传统产业基础,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集中力量实现突破,打造新的产业支柱,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另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同时,积极支持各类企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汇聚广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注入强大的人才支撑。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抓好新一年工作关键是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不放松,将各项政策举措精准落地。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托举广东高质量发展,对于当下以及未来的广东,就是牵动工作全局的关键点,广东看到了这一点,也抓住了这一点,接下来就是以雷霆之势,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以破竹之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以笃定之心,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在时代的浩浩浪潮中,广东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坚固航船,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必将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驶向经济总量与质量的全新彼岸。

文/孔德淇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尾图



(编辑:刘晨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