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两会正在进行时。“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再度受到关注。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新旧矛盾交织的形势下,实现该目标,需要大招商,以持续提升“含金量”。
早前,佛山开启了2025年新春大招商行动,全市组建198支招商小分队,在2月期间拜访对接335家重点企业,组织开展14场产业链专题招商活动,13位市领导一起披坚执锐,化身“招商员”。“一把手”带头招商,顶格推进,以链式招商、资本招商、资源招商、平台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六招联动”的雄势,形成再造一个新佛山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的大招商格局。
磅礴几时通?提升“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含金量,经济上量的翻倍、质的蝶变,大招商是“百战穿金甲”。
2024年度,佛山全市GDP达到13361.9亿元,以全国0.04%的土地贡献了0.99%的经济总量。未来一段时期,再造一个新佛山,显然需在经济体量上显著飙升,但这不是唯一指标。万亿级城市高位起跳,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可想而知。从这个视角看,推进全域、全年、全方位的大招商,将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抓手。大招商将带来大发展,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更会带动系列关联产业的连锁反应,为整个区域经济生态注入“源头活水”,进而提升城市位次。当然,大招商应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向“提着篮子选好菜”转变,杜绝急于求成、急于见效、急于“交卷”的心态。
谁持彩练当空舞?提升“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含金量,构建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格局,大招商是“七彩更缤纷”。
目前,佛山有超过170万户市场主体,遍布在3797.72平方公里大地上。其中,企业超63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双双突破1万家,102家企业入围全省制造业500强,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草灌乔林”企业生态雨林。然而,对于“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来说,这远远不够,需要持续推动企业“上量、上规、上市、上云、上榜”。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显然,万亿级城市需要亿万家企业支撑。企业强到“哇塞”,则产业茁壮成长、经济繁荣昌盛。可以说,企业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青山”。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当然,对标先进城市,让国企更敢干,让民企更敢闯,让外企更敢投,佛山仍需撸起袖子加油干。
不知细叶谁裁出?提升“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含金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勇闯无人区,大招商是“春风似剪刀”。
再造一个新佛山,显然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多点求新求变、求质求效。这个新佛山,首当其冲的是构建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换句话说,产业突围当先锋。
从历史上看,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强项为传统产业,弱项是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无论是要传统产业“发新芽”,或是要新兴产业“生强枝”,还是要未来产业“吐金蕊”,都应通过大招商以加快壮大“链主+骨干+新锐”的企业矩阵,促进产业攀高向新、动能破旧立新,以傲立新质生产力潮头。
“小巨人”是重要产业拼图。而佛山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有109家,相当于深圳的1/10、广州的1/3、东莞的1/2,与佛山的工业地位并不匹配。因此,应瞄准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招商引进、孵化,不断提升佛山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这是佛山在新质生产力上争先进位的一条终南捷径。近些年,常州、合肥、福州等工业明星城市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抢滩新质生产力,抓住了产业爆发的“风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新而行,奋发图强,就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再造一个新佛山,抢占高点大招商。从春天启程,书写宏伟答卷。
文/毛巴总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欧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