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优势资源,共建一流湾区!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3-03-06 16:05 来源:大洋网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现场聆听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务实建言”,引发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委员们分别从人文湾区、产业合作、资源融通、联系世界等不同角度,谈建设思路、表履职决心,展望“国际一流湾区”宏伟愿景。

共建人文湾区:何香凝“IP”品牌塑造文化共同体

“报告中提到‘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务实建言’,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任务,并对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在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看来,大湾区民众以岭南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具有文化同源、人缘相亲的天然优势,为打造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生于香港的广东南海人——何香凝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女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李心相信,推动何香凝相关历史文化场馆的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何香凝文化品牌,对建设人文湾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州、深圳以及香港等地均有何香凝及其家族相关的文化历史场馆。但一方面,这些场馆大部分面积有限,规划建设与活化利用未能协同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IP’,另一方面,与何香凝相关的文化展示和纪念载体建设项目还面临落地较难的困难”,对于何香凝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李心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方面,李心建议要完善现有的何香凝相关历史文化场馆,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她还建议要通过搭建数字博物馆、建立宣传窗口、发掘何香凝相关历史故事等方式,活化利用相关历史文化资源。

同时,李心建议要“多渠道提升何香凝文化品牌价值”,比如建立何香凝文化“品牌共创、载体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统筹制定各地错位发展的路径,而且要积极开展推广活动,譬如将何香凝故居纳入大湾区红色旅游线路整体规划,连线成片打造爱国教育资源体系。

李心

深化产业合作:明确城市定位,形成互补互动产业链

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长期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就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协调机制、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参与联名提案《关于延伸京港高铁至澳门,建设京港澳高铁的提案》曾入选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她表示,今年广东省聚焦高质量发展,应该继续深化粤港澳合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逐步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但是在科研质量、人才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现实挑战。”陈倩雯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基础研究呈现出“多而不强”的基本特征,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全球影响力,实际的创新引领能力仍有待提升。她为此建议,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大湾区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的优质发展。通过以产学研融合方式,推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开展紧密合作,支援市场主体创新;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数据科学、机械人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新兴和前沿领域的研究。

“目前,南沙、前海、横琴以及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但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城市间缺乏协调和有效关联。”陈倩雯建议,深化三地产业合作,明确城市定位和产业政策,形成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她指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叠加制造优势及开放优势,形成“数字+科研”“数字+制造”“数字+文化”“数字+金融”等新业态,加快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陈倩雯

促进三地融合: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表示,过去5年,全国政协团结各界人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报告中一个个翔实的数据,凝结着无数汗水与智慧,“本人作为其中一员,深度参与政协多项工作,深知每项事务、每个数据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热忱、担当,深有感触,深受鼓舞。”

作为港区政协委员,孟丽红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责无旁贷。她将不断创造、充分聚合自身优势和资源,当好香港与内地共融共通的桥梁和纽带,并持续关注青年事务。

孟丽红说,目前香港与内地已恢复全面通关,“我们正全力协助各级政府推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积极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她介绍,围绕青少年交流工作,自己将继续推动举办“新时代青年创智发展计划”之京穗港台大学生实习交流活动等,持续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新力量、展现新作为。

今年两会,孟丽红也在《关于加强法治协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提案》中建议授权粤港澳大湾区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给予更自主的立法权限,如授予三地政府间可就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交通、住房、环保、教育、医疗和投资等事务自行缔结行政协议和行使职权,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新任务、新要求,孟丽红表示将继续发挥港区委员“双重积极作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助力大湾区经济、医疗、教育等领域发展,踊跃建言献策,努力服务国家大局。并在履职中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力量,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积极作为,不负时代使命,无愧委员担当。

孟丽红

加强国际联系:更深度地参与到全球分工中去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大湾区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表示,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次写入报告里,证明了中共中央和全国人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心关怀,让人倍感鼓舞。

王理宗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主要的城市群之一、最受关注的湾区之一,这里集聚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企业,产业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大湾区里的城市也相互建立了合作,建立了现代服务业、贸易、金融、法律等各方面的业务交流,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大湾区的城市也与国内各城市紧密合作,在相互促进中带动大湾区产业升级。

“希望以后粤港澳大湾区要更加注重未来产业的发展谋划,强化定位,打造更多一流企业。”王理宗说,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建造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实验室,要有号召力、辐射力的未来龙头企业引领大湾区的未来建设。他表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还需要加大力度融入国际社会,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依托中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势头,持续促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在全球合作中进一步提升参与度,以此完善中国产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更深度地参与到全球分工中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道岚 全杰 许晓芳 张翔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编辑:吴呈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