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聊天的竟然是“假人”?当心!眼见耳听都不一定为实!

2024-09-03 11:11 来源:佛山新闻网

“妈,8000元不够,给我转1.5万元吧。”一位母亲正和女儿视频聊天,听着在外地上学的女儿在视频里撒娇抱怨“生活费不够用了”,她心疼不已打算立刻给孩子转账。就在这时,家门打开了,她的“真女儿”走了进来。而另一头,视频里的“假女儿”还在央求妈妈“给生活费”。

虽然,这是一个AI反诈视频的片段,但也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有类似的经历。

AI软件轻松实现换脸拟声

需增强个人防范意识

“只需要一段语音,几乎完美还原音色语气,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简单、快速复制一个人的声音。”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科技博主发布了一段教学视频,向网友介绍如何用AI精准克隆人声。

除了AI拟声,AI换脸也成了“热门”技术。在一些图片处理软件中,“一键AI换脸”能瞬间将图片甚至视频中的脸毫无痕迹地置换成另一张脸。

“如果不是做深度训练的话,目前换脸拟声的技术门槛是比较低的。”某AI工作室创始人张泽伟表示,目前非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换脸拟声,使得“假人假声”的合成视频、图片可能被用于违法违规用途,而一些年纪稍大的长辈很难分辨出来。

“大家尽量不要在公共平台上过多地上传个人声音、图像等信息,这些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合成素材。”在张泽伟看来,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应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反诈意识。实践中,可以注意观察屏幕分辨率的变化,以此识别对方是否利用AI拟像,“也可以与本人约定一些暗号,必要时对一下暗号再进行转账”。

科技助力文明建设

文明引导科技向善

AI在网络安全领域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该如何用好AI这把双刃剑呢?

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未来之夜——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网络互动引导活动上,与会人士表示,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发挥科技的力量助力文明建设,也需要以文明的力量引导科技向善。

活动现场(图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等问题。”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方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方案和行动路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符合社会需求与公众利益。

培育网络文明新风尚

社会各界同努力

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对良好文明风尚的倡导。

家庭乃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亦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网络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之中,家风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互联网、旗帜扬,守阵地、强思想,管好家、用好网,网风清、家风朗……”8月28日,在大会主论坛上,四组网络文明建设领域代表家庭向全社会发出“弘扬优良家风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是网络空间的一分子,都是网络文明新风尚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才能让网络空间清新宜人、惠风和畅。

9月9日-9月15日是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正如今年的主题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让我们一起行动

加强安全意识

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来评有礼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手段,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好防范?

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于快速发展的AI技术,可从哪些方面进行监管,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敛财工具?

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一分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网络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我国的网民规模近11亿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新空间。你认为,要将网络空间不断涌现的大流量转化为滋养人心的正能量,可以怎样做?

点击这里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留言


(编辑:欧肖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