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会议首次提出“激活十大传统文化”,是对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文化发展新定位的进一步定向聚焦,对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义重大。
有人说,佛山文化土壤里产出的“十大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门类繁多、虚实结合、三产并包,例如美食文化最核心的是食材和手艺,横跨一、三产业;陶艺文化离不开设计、工艺,一模成型……祖庙文化、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秋色文化都对应有实体,活态的内容可见可感,具备“虚工实做”之妙,而这正是文化承续传播最生动、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讲好佛山故事最自然、最有说服力的关键。但这都是从面上看,如何挖掘、理清“十大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凸显“十大传统文化”在佛山整个传统文化系统中的核心要义更为重要。
“十大传统文化”的生长离不开佛山这片土壤所供给的养分,各种文化间必然存在联系,笔者试从地理、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影响述之:
首先,佛山处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河网密布,上游带来丰富的泥沙在境内堆积出一片片沙地。由此带来两大变化,其一是陶艺制品,石湾产的黏土与张槎的沙子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佛山先民用这些原材料做出了“石湾陶,甲天下”的一派繁荣气象,涵养出尊古不泥古的陶艺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其二是出于防洪围垦,挖泥筑基围,形成了典型的“桑基鱼塘”,为养殖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制陶、纺织、铸铁等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以及水上交通优势,使佛山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大批量的产品外输和金银输入催生了本土“护卫队”,因此使得包含武术及跌打疗伤的功夫文化蔚然成风。手工业的繁盛,经济的繁荣发达,吸引了各地商人、打工人来佛山“搵食”,开放包容的氛围下,各色文化激荡交融,使本土艺术、饮食及风俗得以延展,演化形成了典型的粤剧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龙舟文化和龙狮文化。
第三,追溯佛山本土文化的开放包容,绕不开历史上的“南迁”活动,特别是秦汉以来为避乱而举家迁入的中原和东南氏族,和本土百越人相融相生,促成了中原文化和本土百越文化的新生,并展现出很强的包容性。中原文化带来民间礼教的发展,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变了本土的“披发左衽”,实现了社会治理秩序和民间活力的融合共生,加之经济繁荣,带来旺盛的民间精神需求,使佛山成为各种宗教文化交汇的道场,“顺德祠堂南海庙”可为例证。祠堂、庙成为联系家与国、己与众的纽带,成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象征,更成为地方议事、宗族理事、教化子孙的重要载体。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的祖庙就是最重要的地方议事堂,但却非谁家的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也”,故曰“祖庙”。明景泰年岭南爆发起义,佛山民间各宗族“大佬”聚于祖庙,共谋抗敌护城,因此佛山被朝廷赐名“忠义乡”,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由此可见,祖庙是忠义文化的载体之一,祖庙文化与忠义文化密不可分。
第四,“十大传统文化”的共同土壤在民间,生命力也在民间,具有草根性、世俗性的典型特点,反映着本土百姓强烈的地方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龙舟文化南北皆有,佛山在密集的水网里独创了龙舟漂移,玩出了新境界。美食文化则在八大菜系中独树一帜,用日常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了“食过返寻味”的效果,赢得了“食在顺德,厨出凤城”的美名。龙狮文化除了展示功夫艺术,更是本土过年过节、生意开张等喜事的必备节目,代表着民间对“好意头”的追求。特别是传续数百年的秋色巡游,既是民间工艺博览会,也是人民群众的欢乐节,万人空巷除了看热闹,更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看了今年盼明年,希望一年赛一年,本质上就是希望城市越来越好。
聚焦“十大传统文化”谋发展,彰显地方政府保护和发展本土传统文化的诚意和决心。把握内在联系,做好提炼和激活传统文化的大文章,有助于讲好佛山故事、塑造地方形象,有助于增进市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体认,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共情。相信在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在官方与民间的互动中,佛山的传统文化将“老树发新芽”,成为岭南广府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文/郑铿志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陈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