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戏剧社团?”
“因为戏剧表演好玩又有趣,表演时我很快乐。”
“通过饰演不同的人物,感觉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冬至这一天,我们会包饺子。”9岁女孩黄楚妍,站在舞台中间,一边做着包饺子的动作,一边说出还不够熟练的台词。这是佛山市启聪学校的孩子排练以冬至为主题的戏剧表演的现场。
和常见的戏剧排练现场不一样,这里没有音乐,安静得令人惊讶,指导老师旁边在娴熟地打着手语,讲解动作细节,学生则是全神贯注地等待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原来,这是一群听障孩子。
他们听不到声音,但是他们排练的节目《愚公移山》获得第五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活动“经典剧目—中文—初中组”一等奖,佛山市启聪学校成为获得戏剧类别经典剧目一等奖的唯一特教学校。
《愚公移山》表演现场。/学校供图
2016年,佛山市启聪学校正式组建小蜗牛戏剧社,戏剧社的名字出自《牵着蜗牛去散步》这首诗,寓意静待花开,等待孩子们成长。让听障孩子排练有声戏剧,这个想法从戏剧社成立之初就初具雏形。
01
“排练一场戏剧的难度比常人高出十倍百倍”
小蜗牛戏剧社现有20多名学生和8名老师,成员主要以听障孩子为主,目前年龄最小的孩子9岁,最大的孩子18岁,8名老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兼顾戏剧社的运作。
小蜗牛戏剧社进行日常排练。吴敏怡/摄
负责小蜗牛戏剧社日常工作的指导老师黄语丝表示,戏剧课程一周两节,一般按照戏剧鉴赏—戏剧排练—道具制作的课程内容进行,若临近比赛,师生们还会利用中午和傍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排练。对听障儿童来说,排练一场戏剧的难度比常人高出十倍百倍,他们只能比常人付出更多时间来完成,直到把每句台词清楚地讲出来,把每个动作、每个停顿刻进身体,形成肌肉记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编导老师刘珂珂会根据故事情节、故事场景、人物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设计,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讲解,“就像抡锄头这一个小动作,我们都要教很久,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这种经验,我们后面甚至要拿真的锄头让学生体验。”
02
“坚持就是胜利”
每一次的排练,都是寂寞的“自我较量”
剧团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和完善的设施,但在相当有限的条件下,小蜗牛剧组凭借处女作《大脚丫的芭蕾梦》在“2017年绘本剧嘉年华(深圳·福田)”之绘本剧大赛决赛获得最佳创意奖,次年凭借《石头汤》获得2018年绘本剧嘉年华绘本剧大赛决赛的金奖,给予师生们巨大的信心与底气。
对于这次演出为何选定《愚公移山》作为表演剧目,老师们表示,“一方面是故事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求,二是故事寓意与校训‘自胜者强’不谋而合,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表演戏剧懂得‘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
为了使戏剧呈现出更丰富的层次,刘珂珂老师及团队成员们还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决定——启用视障生配音、听障生表演的模式排练。
刘珂珂老师在认真指导。/学校供图
“排练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如何让听障生跟视障生顺利配合,因为有些全聋的学生是完全听不到声音的,在掌握台词的节拍方面,只能靠老师一步步地去引导提示,磨合的过程十分漫长。”
“视障生说台词时,我们会提醒听障生同步做动作,哪里快了或者慢了,都要老师在旁提醒,但是每个动作所需要的停留时间,只能靠学生在心里默数拍子完成”,一旦“音演不同步”,表演的节奏被打乱,整部剧就会出现台词和动作脱节的情况,对每个孩子来说,这都是一次寂寞的“自我较量”。
小蜗牛戏剧社参加佛山市演艺中心(琼花大剧院)举行的“全城友戏”(第二期)戏剧文化共融活动。/学校供图
在赴京表演之前,小蜗牛戏剧社采用视障生配音、听障生表演的方式已顺利完成多次演出,但考虑到视障生出行不便,这次赴京表演他们未能参与其中,表演改由老师现场配音。
除了上述提及的困难,小蜗牛戏剧社在赴京表演前还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资金不足。
项目负责人林爱群副主任表示,戏剧社的初心是找到让这群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团队却意料之外地挺进了决赛,“作为特教学校,我们能走到这么大的舞台实属不易,但资金路费的问题确实令人困扰,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困难,为了筹集这笔钱,老师们也豁出去了,四处找渠道,几乎是用尽了所有力气。”
几番周折后,通过外出表演等途径,戏剧社获得了来自民建禅城总支、广东狮子会龙腾服务队、美的集团、琼花大剧院等爱心企业和组织的帮助。
小蜗牛戏剧社参加第五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活动。/学校供图
在筹备的过程中,戏剧社还经历了成员更换的问题。刘珂珂老师表示:“由于一部分学生要毕业就业,我们就得重新选角和打磨剧本,学生之间也要重新磨合,对我们来说等于重来”,所以《愚公移山》是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打磨出来。
03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他们值得被世界听见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
在老师们看来,戏剧表演能有效帮助听障儿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但戏剧表演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黄楚妍在赴京表演期间参观清华大学。
启聪部四年级的学生黄楚妍,今年9岁,是戏剧社里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问及为何选择戏剧社团,她用最简单的手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喜欢,觉得开心”。
患有先天性听障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楚妍的妈妈说,“楚妍从小就喜欢观察身边事物,抓住细节就进行模仿,她虽然文静但从不怯场,一旦进入角色,就会非常投入”。
在《愚公移山》,黄楚妍身着粉色演出服,扮演孙女一角。/学校供图
“剧本反复打磨了两年,当时楚妍穿着还合身的演出服,现在都变小了,也是因为喜欢,她才能坚持这么久。”楚妍妈妈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女儿演出时,她感到非常震撼,“他们能呈现这么完整的表演,我很欣慰。”
“楚妍自从参加戏剧表演后,性格开朗了许多。”妈妈说,今年暑假,楚妍主动要求去学习街舞,我们就给她报了街舞班,她现在还坚持每周上课。楚妍妈妈认为,让孩子接触街舞,和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学习,能帮助她更好地融入社会。对于楚妍的未来发展,她希望孩子能多尝试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培养一些职业技能。
启聪部五年级学生翟韬杰,同样是名听障生,已拥有多次参加戏剧表演的经验,“通过饰演不同的人物,感觉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他在《愚公移山》的表演中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除了表演,他还喜欢电脑绘画、踢足球,说到未来的梦想,翟韬杰笑着说:“想要当一名up主!”。
日常排练中的翟韬杰(右二)。吴敏怡/摄
这群孩子用表演诠释了生命的力量,践行着“自胜者强”精神,在台上闪闪发光的他们值得被所有人看见,即使他们听不见世界,但让世界听到了他们表达的声音。
文/佛山新闻网记者吴敏怡
图/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吴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