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禅城方阵行通济,展现各行各业奋斗姿态。
行通济,冇闭翳。2月12日元宵佳节,“爱满佛山向善之城”——2025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系列活动举行。佛山各界近2500名代表组成十八个方阵齐聚“佛山之心”禅城,依循传统的行通济民俗,拿着风车、生菜,怀着美好的愿望,携手走过通济桥,全方位展现佛山“通济天下,向上向善”的城市气质。
当中,极具特色的禅城方阵尤为引人注目。装扮成八仙、财神的扮演者,与高举“六最”禅城宣传牌、喊着响亮口号的方阵人员一起行通济,展现了禅城各行各业各展所长,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做出禅城贡献的决心。
“八仙行通济”成巡游“显眼包”
当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洪亮的锣鼓声中,“通”“济”两辆花车开路,在热闹的锣鼓声、欢呼声、音乐声中,方阵依循传统民俗一起走过通济桥,五彩缤纷的风车汇成“幸福长河”,各式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方阵走过时人们一路笑脸相迎,不少市民自发加入队伍,现场成为欢乐、温暖的海洋。
由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代表、优秀企业家代表、优秀公益慈善代表、优秀青年代表等各行业优秀代表100多人组成的禅城方阵,高举以“佛山之心六最禅城”为主题,融合佛山剪纸、龙狮文化的形象宣传牌等,高喊“佛山之心,幸福禅城”“齐心聚力百千万”等口号,迈着坚定步伐大步走过通济桥,全方位展示禅城岭南味、创新性、慈善力的城市格调,体现禅城各行业、各团体风雨兼程、务实创新的奋斗姿态。
禅城今年精心策划了“八仙行通济”特色表演节目。在禅城方阵前,八仙扮演者齐聚一堂,各展风采。随着轻快的音乐节拍,铁拐李手持葫芦,神态自若;汉钟离轻摇芭蕉扇,悠然自得;张果老笑容可掬,仿佛看尽人间百态;吕洞宾仙风道骨,英姿飒爽;蓝采和手提花篮,翩翩起舞;韩湘子吹奏玉笛,潇洒自然;何仙姑轻挥荷叶,身姿曼妙,宛若仙子下凡;曹国舅头戴纱帽,步履轻盈。八仙表演各具特色,吸引不少市民合照打卡,成为巡游队伍中的“显眼包”。
该节目由禅城区民政局、禅城区慈善会联合区内社会组织一起策划选送,由专业演艺人员扮演八仙,一起行通济。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俗语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寓意禅城各行各业都发挥自身所长,不屈不挠、勇挑大梁,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尽显本领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八仙分别代表福、禄、寿、喜、财、子、健康、智慧,亦借此祝愿新一年社会各界祥瑞多福,“巳”来运转。
各界参与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参与巡游的禅城方阵人员中,既有外地来禅的高端人才,也有本地代表,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巡游中共同传递禅城正能量。
“佛山行通济习俗极具岭南特色,每次参与都给我不同的感受。”老家在山东的有研(广东)新材料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峰表示,此前都是跟着佛山的同事一起行通济,这是第一次加入禅城方阵,参与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能感受到佛山的慈善大爱精神,“佛山将传统年俗与慈善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历久常新。”
同样是新佛山人,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娟家在武汉,2006年第一次在佛山行通济,现场热烈的气氛、鲜艳的风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参与巡游活动,让她再次深刻感受到佛山“通济天下,慈善大爱”的城市底色。“我刚来佛山的时候就感觉到,佛山人特别淳朴、务实、善良,这次巡游更深刻感受到佛山这座城市的温暖。”
作为行业优秀代表的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专任老师、禅城区政协委员、佛山画院院聘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崔衡晋,则是一名地道的佛山人。他表示,从初中开始就跟着家人行通济,后来工作了依然保持着行通济的习惯。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与平时行通济的感受很不一样。“我感受到佛山整座城市的向心力。”他表示,以后在工作中也会多宣扬和践行佛山的慈善大爱精神。
同样是佛山本地人,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妇女普惠慈善会副会长曾杰英从小跟着家人行通济,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已有50多年。这些年来,她看到了行通济活动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下,已经从一个本土本乡的习俗,变成了全城参与的盛事,变成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佛山大爱精神的窗口。同时,曾杰英还多年参与行通济慈善募捐活动。“佛山人都非常有爱心,遇到我们现场募捐人员都会慷慨解囊,他们都用行动践行大爱精神。”她动情地说。
每年行通济热闹祥和的背后,总有一群后勤保障人员坚守岗位。禅城区祖庙街道保安社区党委书记、社区红十字会会长肖艳红就是其中一位。“通济桥就在我们社区,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都要值班。”肖艳红说,每到这个时候,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为居民出行提供帮助,还作为机动能力随时协助市、区相关部门处理现场突发情况。“能够让大家能平安、安心地行通济,我们的工作就值了。”肖艳红说。
文/图禅城融媒记者曾雪莹
(编辑:刘晨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