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遇 大文章|大湾区产业发展怎么“融”?粤港澳青年这么说

2024-02-26 14:50 来源:南方网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粤港澳大湾区深度互融能创造无限可能,因融而无穷。”2012年,陈贤帅自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做技术研发,后在湾区工业大市佛山创业,成立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印发五周年。过去五年,有一批像陈贤帅这样的年轻人,奋斗在科技、金融、建筑等不同行业一线,乘着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快速成长,见证粤港澳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国两制”优势助医疗企业快速成长

临近春节,佛山三龙湾的产业园已摆上大盆年桔,装点出浓浓的节日气氛。走进中科安齿办公室却是另一番景象,所有员工正伏案冲刺,完善上交董事会的年终汇报材料。2023年,公司入选广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成为入选国家牙种植体集采的甲类中标单位,让产品走进全国两千多家公立和民营诊所。对陈贤帅来说,今年又是成果丰硕的一年。

  回顾创新创业最美好的十几年,陈贤帅是在大湾区学习、工作,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稳居全球科技集群第二位,大湾区城市在科创产业有较强的互补性,为陈贤帅提供了优渥的科创土壤。他举例,香港八所高等院校的理工科教育实力雄厚,而广东不仅有雄厚的工业底蕴,还有超7.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8年全国第一。

  协同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陈贤帅介绍,过去种植牙都是被国外品牌垄断,在香港,种植一颗牙费用大约是4-5万元,在佛山也要2万元左右。2016年,陈贤帅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出质量比肩国际的国产种植牙,集采以后种牙费用会下降到8000元以下,让更多的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种植牙。

  陈贤帅认为,“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世界上其它湾区的特色,这一政策优势有利于医疗器械企业快速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促进粤港澳医疗卫生合作。我们把握政策红利,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达成合作,并获得香港卫生署临床批件,让我们的首创技术更快落地。在过去4年间,我们在香港完成300余例临床,挽救了多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2021年,“港澳药械通”正式落地,允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政策实施以来,已批准共28个药品和25个医疗器械,惠及4000余名患者。陈贤帅表示,香港的药械评审机制相对宽松,产品注册周期相对更短,他相信,未来更多创新型医疗器械会在大湾区的体制优势下投入市场。

  目前,陈贤帅团队的规模已迅速拓展至300多人,现在的办公室已略显拥挤。他表示,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恩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已全职加盟公司,带领高新技术前沿研究,公司每年暑假还会招收港澳毕业或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希望通过港澳人才辐射欧盟国家和葡语系国家。“2024年,我们将搬到新的办公大楼,距离广州南高铁站10分钟车程,往返港澳非常方便。我们计划邀请香港大学的医生过来坐诊,推动华南地区口腔医疗水平提升。”

  粤港跨境金融业务发展超出预期

走在深圳前海公馆葱葱郁郁的林荫道上,两侧是低矮但颇有设计感的办公楼,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金融业审计合伙人王赋成介绍,这里是汇丰、渣打等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前海的第一站,随着近年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金融机构已陆续搬到附近前海桂湾金融中心更大的办公室。

  五年多前,王赋成从香港来到深圳,开始接触跨境金融服务。身处其中,他看到大湾区金融市场的投融资环境越来越便利,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跨境理财通”业务,该业务是指在大湾区的内地和港澳投资者,可以跨境投资对方银行等金融机构销售的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王赋成认为,“跨境理财通”的推出为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带来超出预期的变化。

  “我曾参与调研和协助两家银行落地“跨境理财通”的内控评估,目的是解决两地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差异。” 王赋成介绍,由于粤港澳金融产品体系不同,因此面对的挑战有很多,例如,法制监管差异、投资者准入与保护、产品范围、销售渠道、信息系统、资金闭环的一系列操作问题。他表示,“跨境理财通”从零到1.0版本的推出,体现两地政府、业界在监管协作方面的决心。

  2023年,“跨境理财通”业务越来越受到大湾区投资者青睐,新增个人投资者2.84万人,同比增长49.5%,跨境理财汇划金额106亿元,同比增长3.8倍。近日,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发布,“跨境理财通”2.0版本即将落地。王赋成对“跨境理财通”扩展到3.0甚至4.0版本充满信心,认为该计划将提供更丰富的理财产品,满足大湾区投资人不同的投资需求。

  王赋成在深圳的家安在南山区,因为业务需要,每周往返粤港两地工作。“利用国际金融中心优势,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通过推出多项政策吸引科技企业来港上市,很多优秀的内地企业都选择来香港上市,我们审计部门观察到明显的业务增长。”他说,南山区是深圳科技创新的高地,汇聚了包括华为、中兴、腾讯、商汤科技在内的众多优秀科创企业,他日常去见客户,往返深港都非常方便。

  王赋成认为,当前的经济环境更需要粤港金融联通。通过与香港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广东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得境外投融资机会,支持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观察到,来自中东的资本通过港股市场战略投向内地科技企业,一些活跃于香港的风投机构参与更早期内地科创企业投资,让科技企业得到更多元的资本加持。”

  随着大湾区居民跨境流动越来越频密,横琴、前海“金融30条”等一系列开放政策不断落地,王赋成表示,过去五年只是大湾区金融融通发展的开始,未来五年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未来五年,我将继续深耕大湾区,期待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之间有更深层次的融合,实现资本、产品和服务更自由流动,也希望通过与更多国际金融中心和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金融服务的国际水平和影响力。”

  更多澳门工程师参与大湾区城市建设

“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融入了很多澳门元素,我们从葡萄牙订购了葡国石,根据澳门街道的设计,一片一片打磨铺砌成这里的地砖图案。”沿着小区凹凸不平、黑白相间的葡国石仔路往前走,澳门工程师学会副部长、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副工程经理李冠杰细致地介绍,沿路有澳门特色长者中心、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等配套设施……

  2021年,李冠杰积极参与中建澳门公司的“百人过江”计划,成为首批8名参与横琴项目建设的澳门工程师之一。李冠杰表示“澳门新街坊”是他参与的首个内地建设工程项目。“粤澳两地在工程管理模式、安全制度、验收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甚至连工程术语都不一样。我当时完全没有内地工作经验,能够参与这个项目要感谢粤澳双方对彼此的信任。”

  “澳门新街坊”项目是澳门特区政府在内地建设的首个“澳门小区”,旨在为澳门居民提供澳门标准的生活、教育、医疗与社区服务。自2023年底开售以来,认购套数已超1000套。李冠杰介绍,项目除满足澳门居民住房需求,还配套内地第一所澳人子弟学校,在该学校就读的澳门籍学生可享受趋同澳门免费教育的待遇。“学校设有12个幼儿园班、18个小学班,招生首日即招满1050名学生。”

  从2009年横琴新区设立,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公布,再到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相继发布,横琴从一个边陲海岛蝶变为开发热岛。据悉,在合作区生活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1104人,澳门籍学生266名,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大湾区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横琴新区快速发展,一栋栋比肩国际一线城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与一水之隔的澳门塔、新葡京等地标相映成趣。李冠杰认为,横琴新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包括工程师、设计师、工程顾问监理、管理人员等,这为澳门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019年,横琴发布大湾区首个建筑领域港澳企业和人员资格认可管理办法,近日又对相关管理办法进行修改,让更多澳门建筑企业、人才参与横琴城市建设,与内地同行同台竞技。近五年来,港澳企业、人才参与横琴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已有86家港澳企业和437名港澳专业人士在横琴合法备案。

  “我们对横琴的发展充满信心,过去三年在横琴的项目经验,让我们了解内地的建筑流程规范,探索出粤澳建筑工程融合发展的路径。”李冠杰透露,公司计划将横琴经验带到大湾区其他城市,而他下一个负责的项目就在广州黄埔区,该项目是广州市首个允许港澳建筑企业参与投标的政府投资项目,也是澳门建筑企业、人才参与的首个自贸区外项目。“到大湾区不同城市工作生活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对未来非常期待。”

(编辑:陈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