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南海乡村振兴示范“第一梯队”

2023-11-28 17:28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从春天出发,在金秋收获。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起步之年,南海发展势头正盛。

11月6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出炉,南海1镇12村入选;11月18日,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总部经济基地落户南海,广东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创业品牌产品展示展销会客流如潮……

乡村振兴是“百千万工程”的靶心。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不断丰富。南海亦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激发传统文化自信,增强乡民归属感;又要激扬发展经济自强,增加大家紧迫感;更要激活建设家园自觉,重构村民责任感。

2023年以来,南海锚定“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在打造新型农村社区标杆村居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推动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居第一梯队,即在222个涉农村居中打造10%以上的示范村,着力在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走出和美乡村的南海新路径。

念好“农业经”

工业强区灌溉出都市现代农业之花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南海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以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推进“6621”农业现代化强区工程,聚焦“土地整治+”“科技赋能+”“园区带动+”,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发展。

undefined

岭南农业大观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方智恒 摄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对经营分散、规模小等掣肘问题,南海痛下决心:只有加快整合农地资源集约连片发展,才能为重点建设项目腾挪空间,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空间。

在里水,流潮社区借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农业用地入市管控、农地集约整备等政策,集约千亩用地,建设南海花卉博览园,绘出“赏花赏鱼赏新村”的新画卷。

上西村通过鱼塘集约化改造提升,引入行业龙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金利社区联合周边社区集约土地133公顷(2000多亩),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万顷园艺……

undefined

上西村的鱼塘。冯荣禧 摄

农用地集约化提供了发展空间,科技赋能让优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伴随种业+计划大力实施,南海第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标杆村居涌现出可喜案例:金利社区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育出的“巨无霸”蓝莓火遍广佛;上西村渔业实现传统养殖到科学养殖的蜕变,大大提高水产存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就是要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良登村积极参与“良银心”千亩水田垦造项目,开发乡村民宿、田园康养、乡村美食等乡村体验项目,立足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

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进,南海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也越来越清晰。

目前,南海正以“园区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按照“东部花卉苗木、中部畜禽养殖、西部优质水产”发展定位,大力建设“1+3+X”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打造花卉、水产、预制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南海还将优化“X”个产业园区载体,包括建设5个万亩农业产业示范片区,打造8个都市现代农业公园,培育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14个。

闯出改革路

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有“钱”景

集体经济是撬动共同富裕的金杠杆。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是核心动力。

推动城乡融合改革的破局关键在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桂城叠北社区引入社会资本跨界共建,通过市场化的土地配置方式实现土地价值收益分配均衡,5月,时代爱车汇开业。如今,叠北社区6个经济社的集体经济收入,有九成来源爱车小镇的租金。

undefined

位于桂城叠北社区的爱车小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方智恒 摄

桂城平东社区,通过表决将大雾围地块土地使用者办至平东经联社名下,采用“三旧毛地”入市形式进行“工改工”开发,推动土地连片集约,促进土地增值。

大沥凤池社区另辟蹊径,以三旧改造为抓手,实现“拆除即重建”,推动多元商业形态“上楼”。大沥沥东社区整合非农建设用地和物业资源,以置换、土地物业入股等方式实现连片开发,引入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undefined

凤池装饰材料博览园项目效果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是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巩固拓展改革成果。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

这为南海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基本遵循。南海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改革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模式和监管机制,积极开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3月,大沥镇太平经济联合社隔海塱(北)工业区地块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项目成功摘牌,成为今年首宗由“区级审批、区级交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

6月,南海出台《关于鼓励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公司促进集体资金有效利用的指导意见》。松塘村统筹8个经济社联合成立松塘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松塘村旅游项目管理开发等工作。

10月,全区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资管项目——农村集体创新共富1号中科沃土资管项目启动,成为南海探索以市场化理念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激活农村集体庞大的“沉睡”资金的缩影。

undefined

农村集体创新共富1号中科沃土资管项目启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梓泓 摄

为梳理好村社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南海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区级网上交易,实现“三资”监管智能化。今年5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以来,全区已累计发起交易意向申请6980个,立项3502个,成交资产项目1420个。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南海逐步构建起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农村集体资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截至2023年6月,全区村社两级农村集体资金总额629.91亿元,货币资金存量超243.66亿元,占资产总额38.68%。

重塑主体性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共建和美乡村

和美家园,共建共享。激发村民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主角”,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去年6月,南海召开基层治理改革动员部署“万人大会”强调,村社是“主战场”,村社干部是重要力量,广大村社要大胆闯、勇于试、主动改。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硬仗。作为基层社区的“火车头”,村(居)党委书记带头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四小园”“美丽庭院”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扭转“干部做群众看”的局面。

在狮山招大社区,社区党委及党支部两级书记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组建志愿服务队,协助村民参与车辆乱停放整治、简易棚乱搭建整治等工作。可观可感的变化面前,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参与,村容村貌迎来根本性转变。

undefined

狮山招大社区平一村美丽庭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方智恒 实习生 黄荣俊 许枫汶 摄

为了更好地盘活闲置地,儒溪村结合村民喜好种植绿植的特点,开展“美丽庭院”“美丽巷道”比赛,村民争先清理杂物、改造空间、展示成果。

undefined

西樵镇儒溪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贝娜 摄

如今,小菜园能自足,小果园里果飘香,小花园里百花艳,小公园里景象新,“四小园”建设丰富了南海的乡村形态,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标杆示范,推动南海乡村从“个别美”走向“全域美”——下西社区制定村规民约,深化实施积分制管理,发动各经济社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大镇社区以民建经济社为试点,通过承租经济社部分闲置土地打造连片特色花海……

undefined

下西社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梓泓 摄

一个个生动的乡村振兴案例,为南海众多村居实现共建共享提供了经验和范本。截至目前,全区222个涉农村(社区)中,100%为省级干净整洁村、86%为省级美丽宜居村,14%为省级特色精品村,“四小园”建设经验获国家级刊物《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推广介绍。

提振精气神

塑形铸魂 以乡土文化润泽人心

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关键时期,需要激活植根乡村的文化资源,以文为“魂”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带动乡风民风向善向好、求真求美。

目前,南海有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22个,现存的传统民居超过3万座,祠堂、书院、私塾、庙宇等2800多座。古村落、古建筑为建设乡风文明提供了具象化的载体,南海不少村居也在对其活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自信的归属感和建设美丽家园的责任感。

在仙岗社区,通过对核心区块进行控制性保护,将改造民居需注重风格协调纳入村规民约,保护了整村风貌。高边社区璜溪村在保护维修古建筑的同时,实现功能的更新与再造,使其融入百姓生活。

undefined

丹灶镇仙岗社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贝娜 摄

除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的“自上而下”,更有集体自筹、村民自发的“自下而上”。在上金瓯社区,随着村中五间宗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陆续完成修缮活化,松塘村创下了区内村民自发修缮文物规模最大的纪录。对古村的保育活化,不仅使松塘村完整保留了本土的历史文化肌理,还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激发村民发展经济自强的紧迫感。

undefined

松塘村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村貌,四处焕发出岭南古村落的韵味。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章佳琳 摄

如今,放眼南海,全区已建成村史馆54个,名人故居、纪念馆30个、修缮祠堂古建31处。

以保留古村肌理牵引,南海进一步挖掘传统民俗、本土名人、历史典故精神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为文明乡风赋能。

里水赤山村依托延续300多年的“跳火光”习俗,开展最美家庭、道德人物评选,营造出平等和谐友爱村风;下西社区以深挖岭南鸿儒朱九江的治学思想,传承当代儒林文化的精髓;夏南一社区打造夏漖粮园·喜文化创意基地,发扬粮仓文化……

另一方面,南海以传统文化为基底,通过常态长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滋养文明新风。近年来,南海区按照阵地热起来、讲学活起来、文化乐起来、行动做起来、风尚新起来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全区资源“一盘棋”工作机制。

undefined

南海区“文明实践益晒你”惠民日活动走进西樵镇大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场设有12个便民服务摊位。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梦灵 摄

目前,南海共建成89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文明祭祀、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系列活动,让群众的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随处可见的文化载体,到日渐兴起的文化活动,再到坚持了数年的文化品牌,南海营造出文明村风、民风、家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统筹/佛山市新闻融媒中心记者 程虹

文/佛山市新闻融媒中心记者 梁慧恩 程虹 周钊泷 郑慧苗 通讯员 南农宣


(编辑:杜思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