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看一湾柔波倒映虹桥;花香里,览一方绿意盎然的城央画卷。今年9月,位于顺德区陈村镇缤纷二路南侧的新城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顺德区再添一座城市花园。进入国庆假期,这个集生态景观、文旅于一体的绿色城市客厅成了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景点。
近年来,顺德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治水大会战,重塑水韵凤城魅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陈村新城南公园与北侧陈村公园打通,共同形成美丽的水岸中轴景观带。/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焯杰摄
治水兴水 城市因水而美
“治理之后,河水变清澈了,沿岸绿化也做得很漂亮。”陈村镇大都村村民黄先生说,他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环村涌,这几年感受深刻的是见证了河涌环境一天天在变好,水质不断改善,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这一系列变化得益于顺德如火如荼推进的治水大会战。作为首批试点联围治理区域,陈村镇大都村率先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对环村涌进行清淤改道施工,确保污水应接尽接,雨水污水有效分流。
水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顺德依水而生,全区大小河涌近千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约32.6%。2022年9月,顺德启动“以水兴城”建设工程首批试点联围工程,以联围为单元系统治理,全面推动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以治水为总抓手,致力蹚出一条具有顺德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之路。
在具体治理路径上,顺德采取挤外水、收污水、大分流、小截流的技术路线,大力推进清岸、清源、提质、净水、美岸等行动,系统发力,实行大兵团作战、一盘棋治水。
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理,联围内4个市控考核断面建设期内全部达标,其中银河2023年水质均值达到Ⅲ类,优于Ⅴ类的水质考核目标;文登河相较2022年由Ⅴ类提升至Ⅳ类。联围内劣Ⅴ类河涌比例从整治前的49%,下降至2023年12月的26%。
截至目前,试点联围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4%,80个区块中已有64个区块治理成效稳定,南顺联安围工程范围内河涌已全面消除黑臭。
同时,全区每年匠心打造10个美岸示范项目,目前已累计提供超50万平方米的公共亲水空间。今年,顺德还将继续精心策划新一批美岸示范项目,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红利。
生态为民 再现岭南水乡风韵
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城在山水中,人享山水乐。近年来,顺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多措并举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为制造业强区,顺德重点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强主干河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症结,将情况向相关部门和镇街反馈,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和治理措施;另一方面开展污染防控和整治,包括对河涌沿岸污染源进行仔细摸排,掌握排污口情况,开展精准整治,现已完成辖区范围内万里碧道的64%、主干河涌的70%、城市黑臭水体100%和城乡黑臭水体60%的清理整治工作。
据统计,2023年,全区5个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76条重点河涌水质达标率85.5%,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34,排名全市第一;综合污染指数同比有所下降(-7.96%);区国控点6项主要空气污染物均实现达标。
顺德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再现岭南水乡风韵,打造绿美顺德。
久久为功 城市风貌提质焕新
城市之美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在于品质精致。多年来,顺德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魅力,持续深化“双中心、多组团”建设,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用一流的审美力、鉴赏力,把城市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对标一流建设现代活力城市。
在顺德中心城区,高标准建设的云鹭片区已悄然揭开神秘面纱。在这里,围绕“生态+”“文化+”等核心资源,多战略维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构建半城半绿城市结构。
与之同步,顺德全力推进城市主干道路和出入口系统治理,通过“快速、系统、精准、高效”治理,实现了重要城市主干道和出入口沿线环境干净、有序、美观、协调,打造高颜值城市门户,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行走顺德、美化家园”深入开展,“物业城市”逐步推开,“十村示范”、自建房管控成效渐显,越来越多庭院、街区、村巷展露新颜,一批古村古建焕发活力华彩,自然、人文、历史相得益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邵姮
(编辑:欧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