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黎晓莹报道:“爆改式”上新!学校门前的水泥防撞墩披上了"艺术新装"——张扬活泼的哪吒形象在学校“站岗”、俏皮可爱的笑脸在校门口迎接着每一位学生……这些曾被戏称为“水泥疙瘩”的防撞墩,经艺术“爆改”后打造成城市新地标!作为佛山“城市美学”理念的实践成果,顺德区通过政校联动、全民共创,让安全石墩完成从“功能器物”到“艺术载体”的蜕变,掀起一场“小而美”的城市空间革命。这个"美墩墩计划",正是佛山"城市美学"理念落地实践的创新注脚。
以美为媒,重构城市空间叙事
在顺德区乐从镇红棉小学,师生们结合AI电脑喷画和手绘等多种形式涂鸦创作了一组《哪吒2》主题石墩。原本“灰扑扑”的安全石墩被涂上了明亮积极的黄色,电影中的各个角色被一一记录在石墩上,“世人的偏见是座山,但我偏要一脚踢碎它”等电影名台词就在眼前。“我们通过城市美学,来把冷冰冰、生硬的安全石墩变成了有文化、有温度、有内涵、有美学故事的城市家具。”红棉小学校长谢树聪介绍称,安全石墩的画面设计及涂鸦创作均为师生一起参与,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老师从旁辅导协助,经过半天的时间完成19个安全石墩的涂鸦彩绘。“同学们自己动手美化安全石墩,这也是学生美育教育的一部分,也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哪吒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红棉小学学生对安全石墩进行涂鸦描绘。学校供图
红棉小学学生对安全石墩进行涂鸦描绘。佛山新闻网摄
红棉小学安全石墩“哪吒”主题涂鸦。佛山新闻网摄
春日明媚,迎着暖阳经过顺德桂畔小学校门口会惊喜发现,一条可爱灵动的“笑脸彩虹”正在校门口延展。安全石墩被涂上多个颜色,搭配了或可爱或俏皮等创意十足的笑脸画面。“我们以‘彩虹笑脸’为主题,象征着快乐、多元与包容,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顺德区桂畔小学美术老师梁慧簪介绍,学校在开学前组织了近30名学生对24个石墩进行涂绘,由老师先涂好底色风干,再将“空白画布”交到同学手里,由孩子们自主发挥创意,用时1.5天“爆改”安全石墩,提升校门的“颜值”。“涂鸦不仅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展示,更是他们表达自我、传递友谊与梦想的窗口。”梁老师笑着说。
顺德桂畔小学学生对安全石墩进行涂鸦描绘。学校供图
顺德桂畔小学安全石墩涂鸦前后对比。学校供图
在此刻,学生不再只是美的旁观者,而是主动成为美的发现者、理解者和创造者。市政设施不应只是冰冷的“防护墙”,当孩子们主动拿起画笔进行描绘时,这些安全石墩便成了流动的文化课堂。
建立城市美学赋能长效机制
“我们发动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美学意识。”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余刚指着学校门前新改造的主题石墩说道。顺德区校园周边“美墩墩”改造,是佛山市“城市美学”理念与“美学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融合,改造带来的变化已悄然渗透城市肌理。目前,顺德区592所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设置了防撞石墩学校有503所,共设置石墩4912个。其中326所学校的石墩已进行美化,占比约65%,美化石墩共2999个,占比约61%。下一步,佛山城管部门计划将逐步石墩涂鸦推广至更多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商业街、景区周边等。让这些原本平凡的石墩在不同的区域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美好。
顺德桂畔小学学生合照。学校供图
未来,佛山市城市管理部门将继续践行“美学理念”,让“城市美学”在各类“城市家具”中落地生根,让城市更加“整洁、美丽、有序”,让百万市民成为“城市策展人”。
(编辑:黄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