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节节攀升 产业形态向上向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佛山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2024-09-30 07:53 来源:佛山日报

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共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以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初期GDP10多亿元,到2000年迈上千亿台阶,再到2019年实现突破万亿大关的历史性跨越,佛山乘势而上拼经济,到2023年GDP已达1.3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能级快速跃升。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佛山正推动经济大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能级快速跃升

  比亚迪、特斯拉、小米……在诸多品牌汽车工厂里,都能看见库卡机器人的身影,或者说美的集团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的身影。

  2023年,美的集团总营收3737亿元,其中机器人与自动化等TOB业务达849亿元。10年前,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209亿元和0。

  美的的增长,就是佛山的增长;美的的故事,也是佛山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佛山经济总量节节攀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佛山经济薄弱,一切处于百废待兴状态。改革开放后,佛山探索开展各项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促进国民经济迅速跨越发展。1978年,佛山GDP只有12.96亿元,1990年达到136.73亿元。此后十年,佛山经济阔步前行,2000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0.38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几乎每两年就迈上一个千亿台阶。2012年,佛山GDP为6642.95亿元;2013年突破7000亿元,达到7064.30亿元;2015年突破8000亿元,达到8107.6亿元;2017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382.16亿元;2019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7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7个、地级市中第3个万亿GDP城市。

  经济崛起,制造先行。75年来,佛山经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制造业大发展。1949年,佛山工业总产值为9564.60万元,1978年为166576.10万元;2023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仅次于上海、深圳、苏州,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

  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集群产值过万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一个个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蓬勃向上的佛山工业经济写下生动注脚。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近年来,佛山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北向战略、西进计划,全力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目前,佛山五区经济总量都已超过千亿元,综合实力均位列全国百强区前40位,打造了县域经济发展标杆;同时镇域经济稳步跃升,拥有2个千亿镇街和一批全国领先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拥有80个亿元村居。

  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1949年佛山户籍总人口为14万人,目前佛山常住人口达960多万。75年来,佛山人口数量翻了几十倍,带动经济跨越式增长。

  2023年,佛山人均GDP达到13.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小于全国、全省平均值,也小于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

  回望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蹄疾步稳推动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切实扛起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佛山看中国,见微知著,懂佛山就懂中国。”长期观察研究佛山经济发展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其著作《中国未来:佛山模式》中作出如此评价。

  产业结构焕新升级 制造业家底越发厚实  

  缫丝机、电风扇、机器人……走进顺德工业发展馆,可以看到一件件镌刻历史印记的工业产品,感受到顺德工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飞跃。

  勇立潮头的顺德制造,是佛山工业波澜壮阔发展历程中的缩影。

  佛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制造业重镇,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推进,以陶瓷业为代表的佛山工业搭上“时代列车”,得到了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佛山陶瓷”“佛山照明”“佛山家电”等乘势而上、异军突起,“佛山制造”繁荣兴盛,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起,佛山乡镇企业崛起,村级工业园遍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为佛山工业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经在东平河两岸,绵延的陶瓷企业一眼望不到尽头,从石湾、张槎一直到河对岸的南庄,集中了3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线达1200多条。

  然而,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存在产业层次低、经济贡献低、用地效率低等通病,成为制约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棘手问题。

  新发展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佛山坚定不移推进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拆除改造16.47万亩,综合整治15.54万亩,改出了新空间、新气象。

  腾笼换鸟,产业焕新。近年来,佛山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新型工业化,“三箭齐发”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陶瓷、家电、家具、纺织等传统产业是佛山制造的基本盘、顶梁柱。为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陷阱,佛山以“数改智转”为工作主线,目前推动了全市6543家规上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效率、质量、管理、效益等全方位提升。

  比如在家具行业,维尚家具在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5.63亿元,订单周期从30天缩短为5天,生产效率提升300%以上。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新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佛山高标准规划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力推进新型储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结群聚集,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互促双强。

  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发展未来产业,佛山不好高骛远,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布局绿色氢能、循环经济、显示装备、基因治疗等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随着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佛山着力构建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保持制造业基业长青,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当”。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招商引资连上台阶

  前不久,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佛山探索实施‘创享易’畅通科创企业政策获取”名列其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如今,用户进入“创享易”后,只需轻轻一点,就能获取量身定制的1800多条优惠政策,企业适用哪些扶持政策、怎么申报享受等信息一目了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优惠政策不懂享、不敢享、不便享等难题。

  佛山自古以来就是南中国重要的商贸中心,深谙“养鱼先养水,养花先养土”之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崛起了美的、格兰仕、万和、海天等著名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遍地珍珠”的发展格局,背后正是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成长沃土。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1年开始,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深入推进,效果立竿见影——

  2021年至2023年,佛山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连续三年分别跨过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台阶。

  正因为有了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才有了连上台阶的招商成果。

  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靠的是与时俱进的招商“打法”。从“三来一补”到外引内联再到精准招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因时因势优化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呈现质效提升态势。

  一方面,佛山不局限于招引传统优势产业,也重点引进新兴产业,走出一条以大招商促进大转型、大发展的路子。仅今年以来,全市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17个,签约投资总额1030.85亿元,占第二产业签约投资总额的63.35%。

  另一方面,佛山并非只盯着“大鱼”,也更多把目光聚焦到初创型、科技型、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着力构建“草、灌、乔”产业生态。

  以大空间、大载体,牵引大项目、大产业。一直以来,佛山高度重视产业载体建设,近年更是大力建设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着力破解“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问题。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投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佛山积极探索形成全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并联审批专班等统筹协调机制,以及红黑榜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考核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75年砥砺奋进,75年沧桑巨变。

  回望过去,佛山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推动下,佛山经济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建荣、陈伯青

(编辑:黄银华)

推荐阅读>